
JAMA子刊:科学家发现,非痴呆老年人的Aβ负荷也与认知能力有关,保持合理的Aβ负荷是维持认知健康到100岁的关键!
百岁老人脑中Aβ病理的积累并非衰老的良性后果,将Aβ负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维持认知健康直至高龄的关键。
《自然·癌症》:HER2断头,促癌更牛!妙佑团队发现,截短型HER2有免疫抑制功能,导致乳腺癌对T-DXd耐药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截短型HER2——p95HER2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强调了在临床治疗中开展不同类型HER2检测的必要性。
加科思BET抑制剂JAB-8263自免适应症IND申请获受理
加科思药业(1167.HK)宣布已向CDE提交BET抑制剂JAB-8263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I/II期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根据相关政策,JAB-8263的临床试验申请将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中国博后一作Cell论文:发现常见痴呆症的关键大脑修复机制,并通过“老药新用”恢复大脑功能
这些结果揭示了血管性痴呆(VaD)中的细胞间信号转导通路,并为开发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创新疗法奠定了基础。
Nature Aging:炎症诱导表观遗传侵蚀,促进衰老干细胞铁死亡
这些发现揭示了一种表观遗传开关,它将慢性炎症与肌肉干细胞衰老和铁死亡联系起来,为对抗年龄相关肌肉退化提供了潜在治疗策略。
《自然·代谢》:刷新认知!科学家发现,神经元不是只能“吃糖”,也会消耗脂质供能
结果表明,神经元具有利用自身脂质储备维持功能的能力,揭示了突触对能量来源的代偿机制,为理解神经系统在代谢压力下的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线索。
Neurology:利用人工智能工具StateViewer可识别九种类型痴呆症
这种称为StateViewer的工具在88%的病例中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出痴呆症类型。
Cell: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新曙光!炎症“刹车”助力大脑修复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血管性痴呆中细胞间信号传导的关键靶点,而且为开发创新疗法奠定了基础,通过深入理解血管性痴呆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机制。
Physiol Rev:细胞的生死平衡——综述文章解锁再生医学的奥秘
这篇综述文章为再生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节细胞死亡和再生之间的平衡,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纤维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
天生抵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幸运儿",保护机制找到了!有望推动全新AD疗法诞生
"基督城突变"能够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
致敬钱学森先生!上海交通大学李华婷等开发AI虚拟现实运动系统—灵境,解决青少年肥胖难题!
这项研究表明,REVERIE(灵境)系统有望成为解决青少年缺乏运动和肥胖问题的富有同理心的方案,除了单纯的减重之外,还能在身体、心理和认知健康方面带来全面的改善。
NEJM:临床试验表明胰岛细胞疗法zimislecel成功恢复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并终止了严重的低血糖症状
研究人员指出,单次zimislecel输注可恢复生理性胰岛功能并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这提示着其可能成为替代终身胰岛素治疗和依赖供者的移植手术的可扩展细胞疗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这项研究提供了同义突变通过表观转录组学调控塑造生物性状的遗传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