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CRT: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突破!卡铂联合依维莫司带来新希望
来自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随机II期临床试验发现,将靶向治疗药物依维莫司加入标准的卡铂化疗方案中就能显著延长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Nature:阻断大脑损伤或能减缓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轴突损伤在胶质母细胞瘤进展中的重要作用,还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Cell子刊:肠道细菌有望成为一种无创、低成本的结直肠癌筛查工具
该团队开发了一个模型,可以仅基于粪便样本中的细菌预测结直肠癌的存在。
抗癌黑科技再升级!Science子刊:“即插即用”CAR-T 细胞疗法来了,实体瘤治疗有望迎来曙光
GA1CAR 平台的设计堪称精妙绝伦,它创新性地将抗原识别元件与 CAR-T 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机制分离开来,采用了一种模块化 “分离式” 设计。
Nature Medicine:我国学者临床试验证实,抗衰老药物+免疫疗法,让癌症治疗更安全有效
这项研究为个体间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差异性提供了宝贵见解,并强调了通过靶向免疫衰老来增强抗肿瘤疗效的潜力。
登上Nature Cancer封面:中科大刘连新团队等揭示相分离促进肝癌发展的新机制
刘连新等人的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后,肝细胞癌细胞会通过 RIOK1 激酶介导的相分离,促进 PTEN mRNA 被隔离到应激颗粒中,这会激活戊糖磷酸通路,有利于癌细胞存活。
《自然》:癌症伤“神”,免疫不灵!科学家首次发现,癌细胞能直接损伤神经髓鞘,诱发慢性炎症,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肿瘤诱导的神经损伤及相关的慢性炎症,是某些脑外肿瘤对免疫治疗耐药的重要原因。
突破乳腺癌研究瓶颈!Front Immunol:乳腺癌3D类器官精准复刻肿瘤异质性,为个性化治疗铺新路
本研究成功构建并表征了乳腺癌患者来源的3D类器官模型,其准确再现了原始肿瘤的异质性等特征,为个性化治疗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
何为类器官?为何被誉为 “颠覆性技术”?一文带你了解类器官技术!其正引领一场精准医疗的深层革命
类器官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理解生命、战胜疾病的新范式,如今,其正在改变药物研发的流程,提高精准医疗的水平,并为研究人类发育和疾病提供前所未有的窗口!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Nature子刊论文
这项研究表明,α-酮戊二酸(α-KG)通过 AMPK 翻译与能量感知相关联,并提出靶向 α-KG-YBX1 依赖的 AMPK 翻译,能够使人类癌细胞对能量应激更敏感,从而用于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