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
《科学》:抗癌免疫机制大突破!西湖大学团队找到树突细胞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的关键分子
定位于I型常规树突状细胞抗原处理囊泡中的Ms4a7蛋白,是cDC1呈递抗原并激活CD8阳性T细胞的关键,Ms4a7缺失的cDC1s虽然仍可以吞噬抗原,但是激活CD8阳性T细胞的能力显著减弱。
JAMA子刊:超加工食品和肠癌有关!近3万人24年随访,超加工食品高摄入与早发性结直肠癌前病变风险升高45%有关
超加工食品(UPF)高摄入与EOCRC癌前病变早发性结直肠常规型腺瘤风险升高45%有关。
背靠背两篇Nature:科学家找到了逆转猪器官人体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方法
这两项研究首次对猪到人的肾脏异种移植进行了长期的生理、免疫和感染疾病监测以及多组学分析。
Front Nutri:吃素更环保,但会营养不良?4种饮食模式大PK,结果出乎意料!
来自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份“科学菜单”,对四种饮食模式进行了一场营养与环保的终极PK!
疫苗里的 “隐形战友”:佐剂如何帮我们筑牢免疫防线
从百年前的铝盐佐剂,到如今的 mRNA-LNP 佐剂,佐剂的进化史就是疫苗科学的进步史。
Nature 重磅:3 个罕见基因变异让多动症风险飙升 15 倍!智商、学历都受终身影响
来自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罕见基因变异”如何显著提升ADHD风险并影响患者的一生。
破解基因“缺失密码”!Nature:35 万人基因组揭示 88% 遗传力,罕见变异+非编码区才是易胖、高血压的关键
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大型基因组研究,或许给出了迄今为止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Nature:肠道会“打洞”?科学家揪出克罗恩病瘘管的细胞元凶!
由牛津大学领导的这项研究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瘘管空间细胞图谱,文章中,研究人员对68个来自不同部位的肠道瘘管样本进行了亚细胞分辨率的空间分析。
中国博后一作兼通讯Nature论文,已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
该研究提出了成花素 FT 转录复合体形成的一种新机制,并表明该复合体在茎尖分生组织(SAM)和花原基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STM:隔山打牛!日本科学家发明鼻内疫苗,借用黏膜免疫系统打击HPV感染,有望为宫颈癌治疗带来非侵入性新疗法
这项研究巧妙地利用了鼻腔黏膜免疫与生殖道之间的交通网络,通过阳离子纳米凝胶这一高效递送系统,将治疗性抗原和免疫佐剂“快递”到疾病发生的“前线”,从而实现了对宫颈癌的精准打击和长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