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Proteome Res:科学家揭秘人类肝癌发生背后的分子驱动因素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炎症和代谢异常在肝癌发展中的双重作用,炎症信号的激活和脂肪酸代谢的失调或许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尤其是亚型1中炎症信号的显著上调与之前报道的癌症发展机制相一致。
「吃避孕药」正在偷走她的健康!多项研究证实:传统避孕药会提升女性中风、心肌梗死、乳腺癌风险!男性“口服避孕药”正在路上
传统的避孕方式如避孕套、避孕药以及新兴的避孕环、避孕植入物等,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但却对女性健康带来不同的危害。因此,男性避孕药成为备受关注的突破方向。
《自然》子刊:中美学者合作研究揭示,肿瘤间质液里也潜藏着抑制T细胞功能的特殊代谢物!
研究证实,设法提高癌细胞对pEtn的代谢能力(使相关代谢酶过表达)、降低肿瘤微环境中的pEtn水平,就可有效恢复CD8+T细胞功能,进而显著延缓肿瘤生长。
二十年磨一剑!Cell突破性研究:表达天然TCR的CAR-T细胞能特异性地靶向癌细胞,且不会影响健康组织
这项研究标志着癌症免疫疗法进入"智能调控时代",为解决CAR-T疗法的"精准性-效力"悖论提供了全新范式!
Nat Cell Biol:揭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元凶”——磷脂酰乙醇胺
研究团队通过开发一种基于肿瘤间质液代谢谱的化学定义细胞培养基(TIFM)来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的营养条件,从而就能更准确地研究T细胞在肿瘤中的行为。
肿瘤治疗新方向!南京大学发现放疗增敏"钥匙",解锁免疫治疗潜力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纳米颗粒负载维替泊芬(N@VP),维替泊芬是一种特殊的光敏剂,可显著增强放疗效果。
研究人员联合破解多发性骨髓瘤耐药难题,血清检测新技术可助力个体化精准治疗
该研究首次从表观遗传学视角明确了染色体外环状DNA在多发性骨髓瘤耐药中的功能,揭示了eccANKRD28-POU2F2-RUNX1/2转录调控网络在肿瘤耐药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Gut:清了幽门螺杆菌,还是得关注胃癌风险!科学家发现,RIMS1甲基化水平最高的人,根治幽门螺杆菌后,患胃癌风险仍升高470%
该研究结果显示,RIMS1甲基化水平可用于胃开放型萎缩的健康人的原发性胃癌风险分层。
《癌症通讯》:川大华西医院团队开发低毒性TLR7激动剂脂质体,可辅助增强化疗抗癌效果!
这项研究为IV209-Cho-Lip与放疗的联合治疗的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依据和安全保障,未来需进一步优化给药方案,并尝试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Sci Adv:糖分子特征或能帮助识别并对胰腺癌细胞亚型进行分类
研究发现,通过检测四种糖链结合蛋白(VVL、CA19-9、sTRA 和 GM2)所识别的聚糖分子就能将胰腺癌细胞分为三种主要亚型:sTRA 型、CA19-9 型和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