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

西湖大学×郑州大学合作发表Cell Research论文:发现致命脑肿瘤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表明,靶向肿瘤坏死脂质释放,阻断浸润性 T 细胞对这些脂质的摄取,可增强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治疗效果,从而为这种致命脑肿瘤提供了潜在新靶点。
二甲双胍为何能保护大脑?Nature子刊:二甲双胍改变线粒体相关代谢并增强人类少突胶质细胞功能
发现表明,二甲双胍对大脑的作用并非细胞特异性,部分通过线粒体变化来改变代谢,并促进更多的髓鞘生成。
诺奖得主大卫·巴尔的摩生前最后一篇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全面综述NF‑κB对健康与疾病的调控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们全面审视了 NF-κB 信号通路,包括其激活途径、基因调控网络、生理功能以及病理意义,还探讨了在各种疾病中靶向 NF-κB 的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
Cell:从110万年前猛犸象化石中发现最古老的宿主相关细菌DNA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 483 份跨度超过 100 万年的猛犸象遗骸中的古微生物 DNA 进行了分析。
Nature子刊:浙大陈华钧/张强团队开发多学科AI智能体,全面集成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领域数百种科学工具,自动化复杂科学工作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 SciToolAgent,这是一个能将广泛且多样的科学工具与大语言模型(LLM)有效集成的智能体框架。
为什么压力会让血糖升高?Nature研究揪出“幕后推手”:大脑杏仁核通过“神经专线”操控肝脏,2 型糖尿病风险与情绪脑有关
在现代社会,压力早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 “常客”——早高峰的通勤焦虑、职场的 KPI 压力、社交场合的紧张感,甚至对健康的担忧,这些无形的压力不仅会让我
Cell子刊:生成式AI模型,从头生成抗菌肽,对抗抗生素耐药难题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蛋白质语言模型嵌入对抗菌肽(AMP)序列进行微调的潜在扩散模型——AMP-Diffusion,它能够通过系统地探索序列空间来快速发现抗菌肽候选物。
Cell:分析384个大脑样本的350万个细胞,研究发现这些早期变化或成阿尔茨海默病发展“元凶”
研究发现大脑区域中脆弱细胞的细胞核会经历“崩溃”事件,导致失去对基因表达开放或关闭的调控能力。另外,细胞还会产生一些表观遗传信息丢失现象,打乱原本的基因调控模式。
mRNA 稳定性藏“致病密码”!Nat Genet:5000+基因变异竟是免疫疾病推手,新工具破解基因调控盲区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揭示了mRNA稳定性在基因变异和疾病风险之间扮演的关键角色,为理解基因如何影响健康开辟了新的视角。
Nat Struct & Mol Biol:揭秘人类丛生蛋白的3D结构有望阐明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因素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其不仅揭示了丛生蛋白独特的三维结构,还阐明了其疏水肽尾在多种功能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为开发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