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668_0_9_10

武大团队开发纳米孔靶向测序,最快10分钟“捕获”新冠病毒

 自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截至3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超8万人,死亡近三千例,但仍存在许多临床疑似病例无法确诊。武汉大学联合团队创新性开发了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能大幅提升病毒阳性检出率,并能实现当天同时检测新冠和其他10大类、4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监测病毒突变。 既往新冠病毒诊断依赖于qPCR核酸检测,但是该方法显示出较

2020-11-12

纳米孔测序成为基因测序蓝海

 齐碳科技宣布完成4000万元的第三轮融资,领投方为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雅惠精准医疗基金,百度风投继续跟投。本轮资金将全部用于新一代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技术研发,计划于2020年1月研发出最小可行化产品。齐碳科技的纳米孔基因测序属于第四代测序技术。与前代测序技术相比,它的特点是利用电信号实现单分子测序,不需要进行PCR扩增。这种测序方式的优势非常显着

2020-11-12

纳米孔测序建立细菌完整基因组

 微生物基因组通常使用短读长数据组装,但是组装的连续性受宏基因组测序重复元件(repeat elements)影响。正确的组装基因组重复元件的位置对于我们理解基因结构对基因功能的影响至关重要。从宏基因组中组装得到细菌和古细菌的完整基因组(MAG,宏基因组拼接/组装基因组)是微生物组研究的长期目标。由于现有的宏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方法通常无法组装完整的细

2020-11-11

Cancer Res:科学家识别出新型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或有望帮助开发个体化的抗癌疗法

2020年1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方法能够预测哪些患者会对阻断Wnt信号产生的癌症疗法产生反应,比如一种在新加坡开发的新型药物ETC-159,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新型个体化的癌症疗法。

2020-11-11

Cell:科学家成功利用激光束来重编程大脑的GPS系统

2020年1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激光束开启了小鼠大脑中神经元的表达,这或为阐明大脑记忆发挥背后的工作原理提供新的思路,也揭开了记忆力支持大脑内在GPS系统的分子机制。文章中,研究人员解释了他们如何借助双激光器(twin lasers)利用一种

2020-11-11

Genome Med:揭秘lncRNAs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0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长链RNA分子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中的一个谜,因为其携带有不能被翻译成为蛋白质的DNA代码,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能系统性调查长链RNA分子的方法,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某些长链RNA分子在胰腺癌

2020-11-09

Immunity:新技术可帮助修复单细胞RNA测序的丢失数据

从单个细胞中测序RNA可以揭示有关这些细胞在体内做什么的大量信息。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通过修改常用的Seq-Well技术,大大提高了从每个细胞收集的信息量。

2020-10-15

Science:研究揭示DNA突变导致膀胱癌的发生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通过对健康和膀胱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的DNA突变情况进行的首次全面研究表明,“癌驱动”突变在健康的膀胱组织中很常见。这项由剑桥大学威康姆·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进行的研究为膀胱癌的第一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点。

2020-10-03

Nat Biotechnol:数学算法揭示癌症潜在遗传变异

了解导致不同形式癌症的特定突变对于改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是DNA测序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很难检测到一些通常与癌症有关的重大突变,例如染色体部分的丢失或重复。

2020-09-18

EBioMedicine :研究揭示驱动疾病发生的遗传因素

近日,南澳大利亚大学澳大利亚精确健康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参与人体脂肪代谢的三个主要变体(ε4,ε3和ε2)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