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552_0_44_10

Cell:工程化噬菌体能够杀伤抗生素耐药性病原菌

2019年10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与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斗争中,许多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利用噬菌体感染并杀死细菌。 噬菌体杀死细菌的机制与抗生素不同,并且它们可以靶向特定菌株,使其成为潜在的,克服多重耐药性问题的选择。然而,快速发现和优化具有明确靶向性的噬菌体“药物”目前来看还是充满挑战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工程师表明,他们可以通过对与宿主细

2019-10-05

Genome Med:人工智能助力克罗恩氏病的治疗

2019年10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增进对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一种引起消化道炎症的疾病)的理解和治疗。 由罗格斯(Rutgers)领导的这项研究发表在《Genome Medicine》杂志上。该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检查了111人中克罗恩氏病的遗传特征。该方法揭示了以前未发现的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并准确预测了其他

2019-10-01

JCI:新技术提高基因疗法治疗视力的效果

2019年10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以大鼠,猪和猴子为模型的实验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挽救视力的基因疗法。如果被证明对人类安全有效,该技术可以为诸如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常见疾病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更持久的治疗选择,并且它有可能替代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缺陷基因。 这种新方法发表在最近的《The Journal of Clinical

2019-10-01

JAMA Network Open:细胞衰老会伴随大脑结构的改变

2019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会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如果端粒长度变得太短,以至于它们所保护的基因可能被破坏,那么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和更新。这种机制是我们机体衰老的方式之一。 因此,端粒长度被认为是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的标志。对于两个具有相同年龄的人,端粒较短的人患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风险增加,甚至寿命也较短。(图片来源:Www.pixabay.

2019-09-28

多篇文章解读痴呆症研究新成果!

如今,痴呆症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和健康危机之一,近些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来分析痴呆症的发病机理,并开发新型预防性或治疗性策略,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1】Sci Transl Med:即便遭受单次头部损伤,人大脑中也会出现与痴呆症相关的tau蛋白缠结物doi:10.1126/scitranslmed.aaw

2019-09-23

Genome Research:基因治疗可以减少肥胖,逆转小鼠的2型糖尿病

2019年9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全球近5亿人受到肥胖的影响,其中很多是儿童。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癌症,是可预防死亡的主要原因。肥胖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影响了有效的抗肥胖药物的开发,这些药物存在严重的脱靶效应。在近日发表在《Genome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因疗法,可以专门降低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逆转与

2019-09-22

安全性良好 长期疗效持久 诺华公布SMA基因疗法最新结果

 今日,诺华(Novartis)旗下AveXis公司宣布,其治疗1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基因疗法Zolgensma(onasemnogene abeparvovac-xioi)在名为SPR1NT和STR1VE的3期试验和名为START的1期试验中,获得新的积极中期结果。Zolgensma的治疗可将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延长到5岁,并且在疾病症状发

2019-09-20

Mol Ther:CARSPR-cas9技术能够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

2019年9月18日 讯/生物谷BIOON/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罕见但十分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可导致肌肉的流失与机体的损伤。最近,由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作出的一项研究表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可以为纠正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基因突变提供终生性的手段。DMD患者存在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种名为dystrophin的蛋白质的产生受阻。没有dystrophin的存在,肌肉细胞会变弱,直至

2019-09-19

PLoS Genet:天然基因差异如何影响心脏健康

2019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心血管疾病的最大风险是吸烟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然而,不同的人更容易受到心脏病的影响,这是基于他们基因的微小差异,即变异。虽然已经有许多研究将变异与心血管特征联系起来,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变异是否具有功能后果,比如基因或蛋白质表达的改变。在托马斯杰斐逊大学(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卡德萨血液研究基金会(Cardeza Fo

2019-09-18

PLoS Pathog:人类的福音!这个基因突变可以防止HIV感染

2019年9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西班牙科学家于近日声称,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可导致一种影响四肢的肌营养不良,这种基因突变还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10年前,被称为"柏林病人"的美国人蒂莫西·布朗(Timothy Brown)从一名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捐赠者那里接受骨髓移植,成为第一个治愈艾滋病的人。新发现的突变与转运蛋白3基因(TNPO3)有关,而且要罕见得多。图片来源:Rodrí

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