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发现千年前四株菌导致中国今天结核病疫情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高谦教授带领柳清云博士后,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赵雁林副主任以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Caitlin S. Pepperell教授等合作,对中国31个省76个研究现场来源的4578株结核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测序,并整合51个国家地区的15591株结核菌基因组数据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造成中国今天结核病疫情病高负担的根源是千年前的4个“祖先菌株”,并非是近几十年人口数量
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报告:下一个百亿级市场启航
2018年前三季度,生物技术是全球融资最为活跃的两大领域之一。而在中国,NIPT行业迅猛发展,2018年就产生了两家上市企业,并带起了一波基因检测行业的风潮。在目前的基因检测市场当中,个人基因检测和NIPT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除了继续在现有产品上提高份额外,开启新的产品增长点也将是重中之重。动脉网认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作为目前基因测序行业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很有可能在下一阶段获得
研究人员解析我国耐多药结核病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陈非研究组与北京胸科医院暨国家结核病临检实验室许绍发、黄海荣课题组合作,针对我国首次“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采集的4600份样本所获取的357株耐多药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结核病菌株,进行了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结合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抗生素药敏实验(18种抗结核药物)和流调数据,揭示了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耐药特征、特有耐药
浅谈基因测序与肿瘤早期筛查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基因测序仪的不断推广,测序成本逐步降低,基因检测服务的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其中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开展肿瘤早期筛查服务是多家企业关注的重点方向,未来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有望逐步得到提高。本文拟对目前的基本情况做初步的探讨。基因测序概况目前基因测序产业链的上游为基因测序仪设备和配套试剂生产商,市场份额主要由Illumina、赛默飞世尔、罗氏等跨国企业占据。
Cell:重磅!中国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根治成人恶性脑瘤的新疗法!
2018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sGBM(secondary glioblastoma,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成年人脑瘤,每年的该病的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二至百万分之五,比如以香港的750万人口为参照的话,那么每年将会有超过15人被诊断为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这种肿瘤起初是从包围脊柱和大脑的神经细胞周围低级别的神经胶质瘤(LGG)开始发生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0%。图片
2018 LSAC生命科技论坛: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应用圆满结束
生物谷与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8 LSAC生命科技论坛: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应用”于 2018年11月1日 在 2018 Analytica china同期展会期间召开!来自国内外有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医院医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最新高通量测序的应用与发展。会议以专家演讲结合现场交流的方式进行,在短短为期一天会议中,众位专家分别就领域内热点研究问题做了演讲
液体活检新方向?NIPT技术奠基人Stephen Quake新作上线
9月20日,bioRxiv上线了美国科学院院士Stephen Quake的一篇关于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胰腺癌的新文章[1]。很多小伙伴也许对于bioRxiv还不熟悉,bioRxiv是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运行的一个线上免费预印本服务,也就是说文章作者可以第一时间在线上提交自己的论文,而文章并没有接受同行评议与编辑。这种形式在数学、物理等领
大数据分析如何助力人类癌症、HIV等多种疾病的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逐渐开始使用大数据分析来对多种疾病进行研究,当然,研究人员也取得了多项研究进展,本文中,小编就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Cancer Immunol Res:科学家有望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doi:10.1158/2326-6066.CIR-18-0129如今在大数据时代,癌症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多种新方法来监测癌症免疫疗法的有效性;近日,一
PLoS Comput Biol:颠覆传统!同一位点的突变竟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018年9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由东芬兰大学完成的最新研究,许多不同肿瘤中KRAS突变的影响差异巨大。KRAS蛋白上相同氨基酸的不同突变对蛋白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KRAS突变的治疗和药物开发也许需要不同的方式。这项新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图片来源: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人体内
Nat Biomed Eng:光动力学疗法新突破!新设备安全有效地杀死肿瘤
2018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早稻田大学、日本防卫医科大学校和日本科学技术署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生物粘附性无线供能的发光设备用于更有效地治疗复杂器官中的癌症,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Tissue-adhesive wirelessly powered optoelectronic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