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医疗器械

_getArticleList_v1622_0_12_10

新冠疫情:2433万!美国FDA授予雅培COVID-19抗原检测卡紧急使用授权:5美元,15分钟出结果!

该检测卡无需任何仪器设备,症状出现前7天内,灵敏度高达97.1%、特异性98.5%。

2020-08-27

中国科学家在CN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2020年5-7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5-7月份中国科学家们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Cell:重磅!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肺腺癌的全面蛋白质组图谱!doi:10.1016/j.cell.2020.05.043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

2020-07-28

NEJM:新发现的细胞类型有助于预测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2020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当Dana Orange的病人突然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时,后果是灾难性的。有个女人疼得连肘部都弯不起来刷牙了。另一个则无法支撑她钱包的重量。还有一次,起床需要30分钟,洗澡穿衣需要90分钟。但洛克菲勒大学的风湿病学家Orange说,最糟糕的是,这些攻击是完全不可预测的。一项新的研究可能会改变这一点。Ora

2020-07-23

全球研究界要求在正确的地点对COVID-19进行正确的研究

2020年7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了一份报告,呼吁利用关于在不同的全球环境中最佳实施COVID-19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研究证据。在缺乏疫苗和社区治疗的情况下,我们依赖公共卫生措施来制止这一流行病。从如何在城市非正式聚落中实施社会距离,到如何在社区中获得信任。显然,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COVID-19。全球卫生网络(TGHN)、非洲科学院(

2020-07-22

Ripple20涟漪掀起“轩然大波” 行业与监管机构如何应对?

今年6月披露的Ripple20漏洞,几乎波及整个物联网:从打印机,输液泵、胰岛素泵、智能家居,到ICS工控设备……几乎全部“中招”。这样的风险不容回避,行业、医疗保健提供方、监管机构应该如何应对?今年6月,业界知名的以色列信息安全顾问公司JSOF披露,在Treck公司开发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中,发现19个漏洞,其中4个极其重要。JSOF公司将这些漏洞称

2020-07-19

药监局再发文——加强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管理

7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的法律地位、标准体系、起草实施、宣贯培训、规范执行、实施评估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有一条关于起草人信息的变化:强制性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应当可验证、可操作,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写应当遵守国家标准化工作有关规定,强制性行业标准前言中不再载明具体起草单位和起草人信息

2020-07-13

《自然》封面:不需要休息……无情的科研机器来了,8天做了将近700个实验!

今日,《自然》封面报道了一篇引人关注的文章。来自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智能科学机器人”,能自己决定做什么实验,且能一周工作7天,周末无休……从外观上看,这个机器人虽然没有人形,但和人类的尺寸差不多,所以能在普通的实验室里工作,使用人类科学家使用的工具。然而和人类科学家不一样,这个机器人是个400公斤

2020-07-09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0年度全球科技创新英雄榜发布

美国东部时间 6 月 17 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第 20 届 Innovators Under 35 评选结果,即 2020 年度 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在此次的 35 名上榜者中,共有 5 位华人,他们分别是香侬科技创始人兼 CEO 李纪为、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泓、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机械科学与工程系

2020-06-19

国家药监局落实“四个最严” 推进医疗器械案件查办

 6月15日,国家药监局出台“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案件查办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医疗器械违规案件查办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加强药品安全监管。通知要求,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监管事权,做好检查和稽查工作衔接,及时固定涉嫌违法行为证据,加强与公安机关配合,加强行政处罚决定执行,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规定,做好重大案件

2020-06-18

Nature:中国科学家开发基于半球形视网膜的人造眼

2020年6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据报道,一种人造眼球将密集的纳米级光传感器集成到一个类似半球形视网膜的组件中。它的一些感官能力可与它的生物对手相媲美。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拥有人工眼睛的机器人,以及与人类大脑相连接以恢复盲人视力的仿生眼睛。人们已经花了很多精力来开发这种设备,但制造球形人类眼睛--尤其是半球形视网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严重限制了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