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706_0_40_10

GlobalData:中国本土ICI将驱动国内、国际市场药品价格下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及其在多种肿瘤适应症治疗模式中的引入,可以说是近十年来癌症治疗中最大的变革力量。根据领先的数据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近日发表的文章,这一代中国本土ICI品牌目前正准备在中国和国际市场获得多种肿瘤适应症的批准。GlobalData高级肿瘤分析师Adam Pearson博士表示:“中国市场历来是西方品牌在

2021-04-19

从CRO到AI药物研发:大平台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把时间拉回到2015年12月,彼时还是纳斯达克中概股的药明康德,在某日收盘后宣布将以3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作为当年第25家从美股退市的中概股,回归A股自然是下一程。只是,面对医药行业之外的海量非专业投资者,如何讲清楚这家CRO巨头的价值,颇令卖方分析师有些头疼: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想象空间无限,单纯外包服务显然是不够性感的。思前想后,券

2021-04-19

Nat Med: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接受BCMA CAR T细胞治疗后出现BCMA基因缺失

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多种免疫疗法的靶点,也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生物标志物。 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Leo Rasche团队报道了参与KarMMa临床试验(NCT03361748),并在抗BCMA CAR T细胞疗法治疗后出现恶化的MM患者中不可逆BCMA丢失的情况,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2021-04-19

Sci Adv:膀胱细胞外基质诱导的2型免疫反应可增强角膜伤口愈合

角膜组织由于其无血管的性质,因而限制了其再生潜力,当受损时,角膜组织可能出现愈合不完全和疤痕形成的情况。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Jennifer H. Elisseeff1团队通过应用了超细(ultrafine & micro)的猪膀胱基质(UBM)颗粒,由于探究其在促进角膜伤口愈合的2型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杂志上。

2021-04-19

多发性硬化症(MS)新药!诺华Kesimpta:在新诊RMS患者中降低与复发活动无关的残疾进展(PIRA)风险!

Kesimpta是第一个可在家轻松给药的靶向B细胞疗法,新数据支持了该药作为RMS成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2021-04-18

Sci Signal: 骨髓细胞来源次氯酸分子通过旁效应刺激抑制肿瘤的早期发展

髓系细胞(MDC)分泌的过氧化物酶(MPO)系统是细胞先天免疫的关键。MDC激活后,MPO分泌到吞噬体内并催化次氯酸(HOCl)的产生,次氯酸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然而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David Piwnica-Worms团队证明了MPO-HOCl系统在老年小鼠的黑色素瘤早期阶段中具有抵抗肿瘤生长

2021-04-18

新冠疫情:1.4亿!默沙东口服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治疗轻中度COVID-19门诊患者进入3期临床!

在症状出现<5天的非住院COVID-19患者中,molnupiravir表现出最大疗效。

2021-04-18

Nature: 多组学研究揭示SARS-CoV-2和SARS-CoV对宿主的影响

鉴于SARS-CoV-2的全球大流行,目前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病毒蛋白的分子功能及其与宿主蛋白质组的相互作用。此前研究通过几个单独的组学分析扩展了我们对COVID-19病理生理学的认识。而由于受到实验体系差异化的存在,上述研究结果难以进一步集成,因而限制了我们对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整体认识。对此,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Andreas Pich

2021-04-18

PNAS:免疫细胞如何识别并破坏真菌菌丝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为宿主免受真菌感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护。 但是,免疫细胞和真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的结果,原因在于某些病原体发展出逃避免疫细胞识别,吞噬和杀死的机制。 例如,白色念珠菌可以通过形态变化,形成难以吞噬的长菌丝来逃避吞噬作用。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Foresterhill 医学科学研究所的Alistair J

2021-04-18

多发性硬化症(MS)新药!默克evobrutinib:首个减少神经损伤/炎症关键生物标志的BTK抑制剂!

evobrutinib是第一个超越肿瘤范畴、进入神经科学的口服BTK抑制剂。

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