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Neurosci:揭示神经细胞定位声音信号来源的分子机制

来自慕尼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神经细胞适应声信号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发现神经元可以依赖输入信号在细胞附近或者远处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产生动作电位的灵活性可改善其对声音来源进行定位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2014-04-12

药物递送至胰腺的纳米疗法

哈佛大学生物发酵工程Wyss研究所与波士顿儿童医院进行研究合作,开发出了一种"聪明的"可注射纳米疗法,此法可被设计为选择性地递送药品至胰腺细胞。虽然这种纳米技术还需要开展大量的测试和改进才能用于临床治疗,但它能通过增加治疗效果和减少副反应而潜在地改善I型糖尿病的治疗。

2012-11-19

PloS ONE:ORMOSIL納米粒子或能成为脑部药物递送工具

(共聚焦显微成像中,亮红色的斑点是果蝇神经元轴突中的ORMOSIL纳米颗粒簇。) 2012年1月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在果蝇的图像中,成簇的神经元都亮了起来,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明亮发光的高速公路网络。 这正是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Shermali Gunawardena所希望看到的:这意味着,ORMOSIL,一种新型的纳米粒子,成功穿过了昆虫的大脑。甚至在长期接触后,细胞和果蝇仍安然无恙。

2012-11-19

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艾得辛——艾拉莫德片上市

1月8日,先声药业宣布: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正式上市。这是一个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风湿类新药。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全球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国际上的主要产品都是用于治疗症状,还没有小分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而“艾得辛”——艾拉莫德的上市真正实现填补此项空白,针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进行治疗,将为亿万患者带来健康呵护。

2012-02-10

Nat Chem Biol:新型卤化酶可加速新型药物分子的开发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难题的新型酶类。

2014-09-17

Cell:人体微生物组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药物分子库”

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机体中的细菌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分子,比如药物分子等,这些细菌或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许多人类疾病的靶向疗法。

2014-09-15

ME:“分子特洛伊木马”可帮助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脑部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非常紧密,这是制药产业在研发神经系统疾病新药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之一。血脑屏障在阻止对具有潜在危害的有毒物质进入脑内的同时也将小分子或大分子药物拒之脑外。

2012-12-19

PNAS:开发出通过皮肤进行药物分子穿透的新型药物贴片

2012年12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研究者指出,某些自然产生的大分子能够根据高于自身尺寸的大小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皮肤进行渗透。

2013-04-27

:上海药物所小分子调控核酸去甲基化研究取得阶段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杨财广课题组与蒋华良课题组合作,基于mRNA中N6位甲基化修饰的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去甲基化酶FTO结构开展小分子调控研究,首次获得了对核酸去甲基化酶,例如FTO具有酶活和细胞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论文于2012年10月1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