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加坡和四川省在成都共建创新科技园

新加坡——四川创新科技园15日在成都揭牌,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着力构建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创新科技园区。 四川省是第一批与新加坡建立双边合作机制的中国内陆省份。为进一步深化新川合作,2010年9月15日,双方签署了《关于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合作原则、园区定位和主要内容等。

2012-11-19

借智院士专家,推动成都国际医学城健康发展

成都2012年4月13日电 /美通社亚洲/ -- 2012年4月7日,成都国际医学城聘请国内顶级医学健康专业的16位院士、教授成为成都国际医学城顾问团的成员,并在温江举行“成都国际医学城第一届院士专家顾问团成立仪式暨首届年会”。此外,院士专家顾问团还于4月8日对医学城产业定位、项目规划、产业发展、人才资源、专业技术等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

2012-04-13

成都生物所发明糖原酸酯的制备方法

6月29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发明的“糖原酸酯的制备方法”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证书。 糖原酸酯是有机合成工业中的重要中间原料,为解决目前糖原酸酯制备方法中对环境污染大和成本高等问题,该所研究人员将溴代糖溶解于乙腈或二氯甲烷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和碳酸氢钠和醇和4?分子筛,在25~40℃下搅拌反应,得到糖原酸酯。 本发明具有污染小、成本低、反应速度快、产率高等优点。

2015-03-26

成都生物所发明一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生物-化学联合预处理方法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生物-化学联合预处理方法”近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182173.1)。 木质纤维素原料经过酶解糖化后,可得到以葡萄糖为主的六碳糖及以木糖为主的五碳糖,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2013-10-12

成都生物所发明一种丝氨酸的制备方法

近日,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丝氨酸的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丝氨酸属于非必须氨基酸,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方法主要有蛋白质水解提取法、发酵法、酶法、化学合成法等等,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提取率低、工业化困难等问题。

2013-06-18

成都市建成科普基地90个实现全域覆盖

成都市建成科普基地90个实现全域覆盖。

2013-11-25

成都生物所发明粉防己生物碱的制备工艺

粉防己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脑、肾缺血,抗高血压,抗炎,抗肿瘤多药耐药性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已经制成多种制剂。现有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提取率低、溶剂损耗大、成本高、操作步骤烦琐等缺点。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粉防己生物碱制备工艺,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2015-02-15

成都生物所发明岷江上游地区酿酒葡萄的栽培方法

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岷江上游地区酿酒葡萄的栽培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岷江上游地区是少数名族聚集地区,属干热河谷地带,其光热资源丰富,种植技术落后,尤其缺乏酿酒葡萄种植的科学修剪技术,导致葡萄树势旺盛,营养生长快,花芽分化差,坐果率低,品质差,易感病,果穗松散等问题。

2013-06-12

“国家(成都)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建设汇报会在成都天河生物与孵化园召开

2011年10月20日上午,“国家(成都)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汇报会在成都天河生物与医药孵化园召开。科技部社发司副司长杨哲、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刘登峰、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黄晶等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陈凯先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沈竞康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姣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

2012-11-19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4日成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用于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 24日下午,中国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代表科技部正式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