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科学家重磅新成果:重编程T细胞增强癌症免疫疗效
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华人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限制过继细胞疗法有效性的分子“刹车”。这种新的治疗策略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从而减缓肿瘤生长,并延长癌症小鼠的寿命。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2日2时,《自然》发表了这项研究。这一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过继细胞疗法,如嵌合抗原受体(CAR T-cell)疗法提供了很好的前景。免疫治疗的目的,是利用患
我国学者发现哺乳动物听觉和咀嚼器官分离证据
2019年12月5日,《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关于早白垩基干兽类李氏源掠兽的研究成果:在下孔类脊椎动物演化中,曾经是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结构,受各自基因机制的调控,在兽类哺乳动物中分别适应自然选择以提高听觉和咀嚼的效率,呈模块式趋离演化;李氏源掠完好地展现了两个模块在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10章86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提升。同时,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监管实践中一些有效做法也需要总结、上升为法律规范。为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Cell华人编委/科学大咖纵论进展,趣谈Cell,指引科研人生路!
10月21日晚,即第17届国际免疫学大会(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mmunology, 17th ICI)(IUIS2019)期间,由Cell Mentor主办的特色论坛——纵览免疫前沿,与Cell Mentor同行暨Cell Mentor中文网站发布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如期顺利举行。出席此次论坛的有:2019国际免疫学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Ce
Nat Commun:华人科学家利用新的单细胞遗传学方法解决潜在的耐药性问题
2019年10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可以识别单个细胞基因图谱的新技术,模拟了乳腺癌肿瘤对某种药物的潜在耐药性,然后确定了一种逆转这种耐药性的药物组合。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Siyuan Zhang是圣母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他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在《Natur
中国学者发明早期肿瘤标志物检测新方法
记者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新近研发出一种可以高灵敏度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RNA)浓度的新方法。由于微小核糖核酸的浓度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早期就会出现异常,这种新方法的推广使用,有望帮助更多人尽早发现和诊断癌症。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长度为18至25个核苷酸的小核糖核酸,它在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医学研究表明,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都会导致人体特定
Nature Methods :中国学者开发了新的干涉单分子定位显微镜
2019年9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各种基于图像的中心位置估计(称为质心拟合)方法,如二维高斯拟合方法,在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MLM)中已被广泛用于精确确定每个荧光团的位置。然而,如何将单分子横向定位精度提高到分子尺度(< 2 nm)来实现高通量纳米结构成像仍然是一个挑战。图片来源:WANG Guoyan Wang and OU Nanjun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徐涛教授和
Nature:华人科学家开发微流体类胚胎模型,助力揭开胚胎发育的秘密
2019年9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早期人类胚胎发育包括广泛的谱系多样化、细胞命运分化和组织模式。尽管早期人类胚胎发育具有基础性和临床重要性,但由于种间差异和对人类胚胎样本的可获得性有限,科学家们目前为止仍然不清楚对早期人类胚胎发育的原因。为了揭示其中的秘密,来自密西根大学的华人科学家Jianping Fu和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报告了一种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体外微流控培养
华人眼科学家首次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
9月5日,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期间,爱尔眼科庆祝其上市十周年之际,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眼免疫学教授徐和平透露,由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之一主导的欧盟“地平线2020”重点研发计划欧科瑟(OcuTher)项目,有望填补人类在视网膜疤痕化药物治疗方面的空白,研究成果或将造福全球数亿名眼底病患者。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项目是欧洲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
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第四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恰逢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先生诞辰110周年,8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海内外华人遗传学家齐聚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围绕“遗传学: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大会主题,就人类遗传与表型组学、生殖发育与干细胞生物学、植物遗传与农业科学、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与前沿技术等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把脉国际遗传学发展趋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