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华人眼科学家首次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

9月5日,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期间,爱尔眼科庆祝其上市十周年之际,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眼免疫学教授徐和平透露,由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之一主导的欧盟“地平线2020”重点研发计划欧科瑟(OcuTher)项目,有望填补人类在视网膜疤痕化药物治疗方面的空白,研究成果或将造福全球数亿名眼底病患者。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项目是欧洲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

2019-09-10

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第四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恰逢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先生诞辰110周年,8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海内外华人遗传学家齐聚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围绕“遗传学: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大会主题,就人类遗传与表型组学、生殖发育与干细胞生物学、植物遗传与农业科学、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与前沿技术等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把脉国际遗传学发展趋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出席

2019-08-23

“清华安进学者项目”首次在华启动

由安进基金会设立的“安进学者项目” 首次在中国启动,该项目与中国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合作,从全球超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2份申请中,甄选了15位“清华安进学者”。自2006年“安进学者项目”成立以来,已累计支持了来自全球700多所大学近4000名学生参与此项目,资助其在全球顶尖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 清华大学领导、清华大学药学院领导及志愿导师、安进中国管理团队、15位

2019-07-01

我国学者在木质素选择性转化领域获进展

  近日,记者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李雪辉课题组与牛津大学教授Shik Chi Edman Tsang以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副研究员何宏艳等人联合攻关,在木质素选择性转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选择性氧化断裂木质素芳香环制备马来酸二乙酯为题,发表在Chem期刊上。目前,绝大多数含碳的大宗化学品,均是以石油、煤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为原料,通过复杂转化过程获得,由此

2019-06-26

我国学者研制出可降解新型肿瘤诊疗制剂

 近期,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一种新型超小纳米铼制剂,具有优良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实现了肿瘤的安全有效诊断和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化学科学》,并被推荐为当期封面文章。据介绍,由于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纳米金等贵金属纳米材料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贵金属纳米材料不易生物降解,存在长期滞留在体内的风险,阻碍了其进一步的临床转化。研究发

2019-06-17

华人团队联合找到抗癌新分子 有效减少化疗耐药性

 《细胞》论文中,有一项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新型疗法诞生的希望——来自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支联合团队找到了一种新分子,它能有效减少癌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从而更好地杀死肿瘤!说到癌症治疗,许多读者朋友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诚然,这些突破性的疗法在最近几年极大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但不可否认,化疗在目前的癌症治疗中,依旧有其重要的

2019-06-10

Sci Transl Med:华人学者开发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材料促进软组织再生

2019年5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凝胶,这种凝胶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时,可以让新的软组织生长从而取代失去的组织。在这项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开发这种凝胶的过程,以及它在实验大鼠和兔子身上的效果。当一个人因为意外事故、感染或外科手术失去了一大块软组织时,外科医

2019-05-04

Cell Sys:华人学者发现影响肿瘤生长及抗癌免疫反应的基因

2019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癌细胞的免疫疗法是目前癌症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但是许多病人对免疫治疗无响应,而科学家并不清楚背后的原因。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又前进了一步,他们找到了癌细胞中导致形成癌症并影响肿瘤微环境的遗传信息。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Systems》上,研究人员利用体内CRISPR筛查在基因组层次对导致不

2019-04-28

华人学者利用光热疗法突破实体瘤障碍!

2019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Jonsson综合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在CAR T细胞治疗期间加热实体肿瘤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研究人员发现,将光热消融的加热技术与CAR T细胞灌注结合在一起,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长达20天。在接受联合治疗的小鼠中,33%的小鼠在20天后仍然没有肿瘤。图片来源:Advanced Mate

2019-04-28

我国学者首次阐述认知训练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

 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下,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干预新方法的研究”项目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并阐述了其作用机制。项目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提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系统论模型,主张痴呆的预防和干预研究可以针对疾病的致病通路层面和系统性改变层面同时开展,并在该系统论模型的指导下,开展了国际首个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