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这项关于糙米与白米砷含量及暴露风险的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2025-05-12

研究揭示:穿耳洞后,周围的微生物群落会发生显著变化,痤疮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开始竞争,或就导致了耳洞发“臭”

人体真是神奇,原来这小小的耳洞里,发现了这么多事情啊!看来打耳洞的代价就是微生物们得“打一架了”~

2025-06-30

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真菌黄曲霉素抗癌作用的发现,标志着RiPPs正逐步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源泉,涵盖从抗生素到抗癌药等多个领域。

2025-07-11

我国学者将基因编辑的猪肝脏移植到人体内,并监测运行状况

该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异种肝移植向临床迈进的关键一步,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2025-03-28

中国科学家发现,慢性压力会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肠道干细胞的干性和增殖,并促进衰老

该研究揭示了慢性压力通过副交感神经影响肠道的新机制,独立于传统的HPA轴、免疫细胞、肠道菌群的作用。

2025-04-08

Nat Metabol:在寒冷季节受孕后出生的个体,成年后棕色脂肪组织活性更高,内脏脂肪堆积更少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在寒冷季节受孕后出生的个体在成年后可能拥有更高的棕色脂肪组织(BAT)活性、更高的能量消耗及更低的体重指数(BMI)和内脏脂肪堆积。

2025-04-16

《癌细胞》:中国科学家首次划分不成熟三级淋巴结构,并揭示发育偏离的核心,提供了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新策略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色氨酸代谢活跃是TLS发育偏离的关键因素,靶向色氨酸代谢的治疗可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TLS成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与抗PD-1抗体治疗协同作用。

2025-04-13

Nature Immunology:孟广勋/刘辰莹团队发现短IL-18并揭示抗肿瘤作用机制

这项研究突出了短 IL-18 驱动的一种独特的抗肿瘤途径,caspase-3 裂解产生短 IL-18,其通过动员自然杀伤(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性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