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学者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发现微生物新物种,已进化出适应极端太空环境的能力

该研究基于表型、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基因组注释,表明发现于中国空间站的菌株 JL1B1071T 是尼尔菌属中的一个新物种,并建议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新物种。

2025-05-19

Cell子刊:上海交大婧/牛宁宁/王理伟/唐玉杰团队提出胰腺癌治疗新策略,靶向谷氨酰胺依赖性,促进胰腺癌细胞铁死亡

该研究表明,靶向胰腺癌对谷氨酰胺的依赖性,可使其易受 GPX4 依赖性铁死亡的影响,从而为胰腺癌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联合治疗策略。

2025-02-03

Nature子刊:揭示HIV-1在抑制宿主细胞防御的同时确保自身复制的新策略

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HIV-1感染细胞翻译景观的详细图谱,还为治疗干预提供了丰富的潜在靶点。

2025-01-22

我国学者将基因编辑的猪肝脏移植到人体内,并监测运行状况

该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异种肝移植向临床迈进的关键一步,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2025-03-28

Nature子刊:璐璐等开发硅氧烷基LNP,实现mRNA的器官特异性高效递送

该研究提供了概念验证,表明在类脂质结构中引入硅氧烷基团,可以在体内实现LNP器官靶向的调节,从而为开发下一代组织特异性mRNA递送的脂质样材料奠定了基础。

2024-10-05

山东大学团队提出阴道菌群的13个分型,并揭示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该研究不仅为理解阴道微生物组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也为全球女性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还为未来开发针对女性生殖健康问题的微生物组干预策略奠定了基础。

2025-04-16

Nature & 两篇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在儿童髓母细胞瘤形成之前就彻底对阻断

癌症起始干细胞如何经历命运变化从而形成肿瘤是有规律的,为此研究人员就能靶向作用早期的过渡事件来拦截整个过程,并能从根本上阻止癌症的早期形式出现。

2025-02-08

科学家发现,腹水中极性脂质会导致NK细胞功能障碍,抑制抗肿瘤功能

当研究者去除腹水中的脂质成分或使用药物抑制NK细胞的脂质摄取通道SR-B1,NK细胞即可恢复正常功能,完成抗肿瘤免疫大任。

2025-05-21

Nat Immunol 发现黏膜类器官高表达干扰素,Ⅲ型干扰素还能自我放大抗病毒!

本研究构建埃及果蝠呼吸道和肠道类器官,发现其先天免疫效应分子组成型高表达,感染病毒后强烈诱导Ⅲ型干扰素应答并具自我放大机制,揭示蝙蝠黏膜抗病毒免疫特征及对人类抗病毒治疗的启示。

2025-05-27

除了铁死亡/铜死亡,还有钠死亡: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并揭示与心脏病的关联

这项研究为受控钠离子内流介导的细胞坏死及其对疾病的影响提供了新见解。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