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crinology:胆固醇代谢产物—27-羟基胆固醇或会诱导致癌囊泡结构的产生
2021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胆固醇与乳腺癌的临床进展有关,而且名为27-羟基胆固醇(27HC)的胆固醇代谢物是胆固醇对乳腺肿瘤生长和进展产生影响效应的主要介导子,27HC能扮演雌激素受体(ER)调节子的角色来促进ERα+肿瘤的生长,并能在骨髓免疫细胞中作为肝脏X受体(LXR)配体来建立一种免疫抑制程序;实际上,2
Nature:开发出一种名为Red2Onco的多色报道模型来追踪肠道干细胞生境的致癌驱动重塑机制
2021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细胞和周围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进展、转移和复发,尽管对果蝇的镶嵌分析能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这种相互作用,但在脊椎动物机体中设计出平行的研究方法依然比较困难;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Tracing oncogene-driven remodelling of the intesti
Mol Cell:剪接因子SF3A3调控致癌基因的翻译水平与癌细胞干性的保持
mRNA剪接是癌症发生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事件,然而,肿瘤细胞对剪接体成分的选择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典路德大学的Cristian Bellodi教授等人揭示了核心剪接因子SF3A3对于mRNA可变剪接的重要性。在MYC过度激活时,SF3A3水平通过eIF3D调节得到提升。该机制进一步确保了线粒体相关调节子的mRNA的正确剪接。改变的SF3A
蓝鸟生物LentiGlobin基因疗法“致癌”后续:“极不可能”导致白血病,即将恢复临床研究
在积极配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查后,蓝鸟生物(bluebird bio)宣布,其LentiGlobin基因疗法导致接受治疗的镰状细胞病患者出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极不可能(very unlikely)”的。镰状细胞病(SCD)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紊乱疾病,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存在缺陷导致红细胞僵硬、粘稠、变形性差、扭曲成“C”或“镰刀
Mol Cancer:揭秘炎性信号分子如何诱发机体致癌效应?
2021年2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ancer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炎性信号分子和一种主要的癌基因之间此前未知的分子关联。研究者Johannes A. Schmid说道,我们花费了多年时间来研究机体炎性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方面,同时还揭示了这些过程在癌症
Nature:揭示染色体碎裂导致癌细胞耐药性机制
2020年1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健康疾病之一,这是因为与某些疾病不同,它是不断变化的,不断演变以逃避和抵制治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称为“染色体碎裂(chromothripsis)”的现象是如何破坏染色体,然后让它们以最终促进癌细胞生长的方式重新组合。
EMBO Bio Med: 靶向突变P53如何导致癌细胞死亡
肿瘤病理学系的Sophia Ceder和Klas Wiman及其同事与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墨尔本大学,剑桥大学和Aprea Therapeutics的研究人员一起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为靶向p53突变的化合物APR-246的机制提供了新颖的理解。
Nature最新研究|通过长达10年时间监测,被公认为安全的AAV载体存在潜在致癌性
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A long-term study of AAV gene therapy in dogs with hemophilia A identifies clonal expansions of transduced liver cells表明,一项针对患有血友病的狗接受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疗法的十年研究后发现,
PLoS Pathog:口腔微生物导致癌症发生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Yvonne Kapila等人在10月1日发表在《 PLOS Pathoge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牙齿周围组织中发现的病原体会导致高度侵袭性口腔癌的发生。此外,研究表明,由病原体介导的口腔癌的形成受到细菌代谢产物(一种细菌产生的抗菌肽和益生菌肽)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