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揭秘转录因子“勘察”细胞基因组的分子机制
2019年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转录因子(TFs)是一种能调节基因表达的特殊蛋白,其能在完整的基因组中搜索并结合特殊区域来调节基因的表达;我们都知道,转录因子不仅能结合特殊的DNA序列,还能非特异性结合任何DNA链。这些非特异性的关联就能够明显增加转录因子寻找特殊靶点的能力,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在扫描大量基因组、定位以及结合特殊位点时,人类机体中超过1500种转录因子的的效
樟科植物比较转录组学研究获进展
樟科植物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木兰亚纲(Magnoliidae)中,被视为双子叶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群。这类植物的萼瓣不分,花瓣和萼片联合在一起,统称花被。樟科树种具有多种经济用途,许多种类的种子富含脂肪酸。然而,这一类群的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研究背景十分薄弱,目前仅有鳄梨(Persea americana)、山胡椒(Lindera glauca)和山鸡椒(Litsea cubeba)等
鱇浪白鱼全基因组测序与进化遗传分析取得进展
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鱼类资源尤其突出。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是分布在全国第二大深水湖——云南抚仙湖流域的特有鱼类,也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鱇浪白鱼有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学特点被认为和抚仙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此外,抚仙湖周边传统的车水捕鱼文化、神奇的界鱼石传说等也使得该鱼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历史上,该鱼一直都是抚仙湖主产经济鱼类,因味鲜肉美而名扬四海
AJHG:新生儿基因组测序能够发现未知遗传风险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基因组测序在临床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关于其在新生儿中的使用和作用仍存在疑问。测序可以提供可操作的见解吗?能够找到对孩子未来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吗?测序对家庭有什么好处或后果? 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该研究小组报告说,基因组测序可以
转录组层面上研究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的技术及方法综
两周前,小编给大家推荐了清华大学张强峰教授在QB期刊上发表的关于转录组层面上研究RNA-RNA相互作用的干湿实验方法的综述文章后(点击这里进入该篇文章),引起了许多小伙伴的关注。并且也有小伙伴问,RNA在转录组层面上的相互作用不仅有RNA-RNA之间的,应该还有蛋白质-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呢!那关于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又如何呢?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蒙古族遗传结构
基因测序技术让人类对基因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从目前所收集到的蒙古族遗传资料来看,数量依然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海花及其团队等人对175名蒙古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揭示蒙古族的遗传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以《175名蒙古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揭示特定种群的遗传结构》为题,于11月6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大约在1000年前,蒙古帝国扩张,蒙古族的统
QB期刊 |转录组层面上RNA-RNA相互作用(RRI)的研究进展及机遇综述
最近关注CNS的同学们一定对“Phase Separation”这个词相当眼熟。这个单词翻译成中文就是“相变”或“相分离”。对,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个物理化学领域的术语。但最近,这个术语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掀起了“热浪”。因为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1月到现在,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已经有20多项工作分别发表在了Science、Nature或Cell上(对这个领域还不知道的同学,赶紧点击这里,先脑补一下哦
Gotham成立 表观转录组学进入转化阶段
10月11日,纽约的Gotham Therapeutics获得5400万美元A轮投资,正式挂牌成立。Gotham的技术平台是表观转录组学(epitranscriptomics)、即调控RNA的化学修饰。Gotham主要关注一种叫做m6A(6-甲基腺苷)的常见mRNA修饰,这个修饰在RNA代谢中起到关键作用、与多种疾病相关。这是继今年五月Accent Therapeutics
Cell:研究人员完成迄今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测序
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4日说,他们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基因与生育的联系以及了解中国人口基因结构。这项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收集了超过14万名中国孕妇的部分基因组样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对孕妇少量游离DNA进行测序以检测染色体异常的一种技术。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测序对象约占中国总人口
Cell:华大基因主导的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测序结果揭示独特的病毒感染模式
2018年10月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全球最大的涉及141431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孕妇的基因组数据,来自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基因与出生结果(包括双胎妊娠和女性第一次怀孕时的年龄)之间存在意想不到的关联。这种分析还允许这些研究人员重建中国不同种族群体在近代的人口流动和通婚,并有望有助于鉴定出让人们容易患上传染病的基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