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发文对是否报道无症状新冠病毒感染者提出争议
2020年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担心,中国官方报告的冠状病毒感染人数没有包括那些经病毒检测呈阳性但没有症状的人。他们担心这种做法掩盖了疫情的真实规模。但是公共卫生专家说,中国优先追踪传播疾病的病人是正确的。自疫情爆发之初,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就公布了每天的感染数量,中国境外的
科学结论:媒体报道可以大幅降低疫情传播
导语:量化模型显示,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传染病的感染数将会减少33.5%。 最近大家最关心的除了过年,就是“武汉肺炎”了。 对于此类传染病,华盛顿大学的Louis Kim教授和Shannon M. Fast, Natasha Markuzon几位科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观察媒体报道的数量与疾病传播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理在于,疾病的传播是
Science报道:新冠状病毒登陆美国,疫情令人堪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认知,新型冠状病毒对儿童等年纪小的人不易感。并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已经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超级传播者”。据《S
印尼主流媒体报道中印尼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引领中印尼生物技术产业合作
印尼安塔拉通讯社、共和国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中国浙江大学同印尼技术评估与应用署(BPPT)在共建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方面的进展及对印尼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除基础研究外,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聚焦两国生物技术及资源的互补性,引领中印尼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建立了以实验室为核心技术支撑的G-G(政府间)/B-B(企业间)合作模式:如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康恩贝制药公
我国科学家报道调控登革病毒传播关键因素并提出新型登革热传播阻断策略
2019年9月16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以长文(Article) 形式发表题为“Host serum iron modulates dengue virus acquisition by mosquitoes”的文章。该研究首次发现人体血清铁含量是调控蚊虫传播登革病毒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基于补铁的登革热传播阻断策略。蚊虫可
Talanta:报道高灵敏和防污染的“准共聚焦”微液滴数字PCR阅读仪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郭永实验室在《分析学家》(Analyst)在线以封底(back cover)发表题为《一种双荧光四分类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准确、可靠和自动分类方法——密度分水岭算法》(A density-watershed algorithm (DWA) method for robust, accurate an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dual-
探索、创新、践行 NEB 第四届 NGS 技术应用交流峰会特别报道
随着 NGS 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高通量测序已经成为现代科研及生物产业发展的强大助力。作为拥有 40 余年历史的 NEB,自二代测序兴起以来,一直是 NGS 领域上游的主流供应商。秉承“Scientists for Scientists”的理念,始终走在科学最前沿的 NEB 公司,更是致力于为高通量测序工作者们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以及分享最新的科学发展信息。自 2016 年起,NEB 已经成功举办了
新狮怒吼,王者启程 ——艾瑞卡®️全国上市发布会报道
8月18日8时18分,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恒瑞免疫高峰对话暨艾瑞卡®上市发布会在沪召开,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于金明院士,同济大学上海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CSCO副理事长马军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CSCO副理事长梁军教授,解放军第九六零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宝成教授,江苏省肿瘤
背靠背两篇Science子刊报道新型减毒HIV疫苗,安全无毒疗效佳!
2019年7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有望从猴子身上清除艾滋病病毒的疫苗距离人体试验又更近了一步,因为一种新的弱疫苗已被证明可以提供与原疫苗类似的保护。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两篇论文描述了这种疫苗--它使用了一种常见的巨细胞疱疹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如何被活减毒或削弱的,以便CMV不会轻易
研究报道利用非人灵长类模型研究急性青光眼的视锐度损伤
6月8日,EBioMedicine 在线刊登了一篇关于急性青光眼视锐度损伤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孙兴怀研究组研究人员,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视知觉脑机制研究组研究员王伟指导下完成。青光眼是临床上最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科疾病。青光眼的发生与发展与眼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