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发现一种新的细菌生物合成途径,有望发现和制造新的药物

2019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是生物分子世界的大厨;总的来说,它们具有产生大量未知物质的能力,其中的一些物质可能具有治疗作用或其他有用的特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寻找有用的天然产物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细菌食谱。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7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Use of a scaff

2019-07-23

研究发现泛素修饰调控植物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

 类黄酮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包括使植物器官和组织着色、吸引昆虫传粉、抵御紫外线伤害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类黄酮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备受关注。科学家对植物中的类黄酮合成途径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研究较为深入,但转录后、翻译及翻译后的修饰机制相关研究较少。在真核细胞中,目标蛋白的周转主要由泛素/26S蛋白酶体系统途径完成,这也是植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调控机制。已有

2019-07-19

科学家用人工细菌合成非天然蛋白质!

2019年7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合成生物学家试图创造具有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形式和功能的新生命。尽管科学家们离制造出完全人工的生命形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已经制造出了半合成的生物体,它们拥有扩展的遗传密码,使它们能够制造出以前从未见过的蛋白质。在一项近日发表在《JACS》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优化了一种半合成细菌,可以有效地生产含有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质。图片来源:JACS地球上

2019-07-20

Science:靶向白细胞中的IRE1α–XBP1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改善疼痛治疗

2019年7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组织损伤触发由免疫细胞协调的快速局部反应,这决定了炎症的维持和消退,因而也就决定了是否从功能损伤和疼痛中恢复。这种炎症过程需要高水平的蛋白合成、折叠、修饰和运输,这些事件都受到内质网(ER)的调节。过量的蛋白合成和处理可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从而引起一种称为“内质网应激(ER stress)”的细胞状态和随后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激

2019-07-21

喜树碱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喜树碱(Camptothecin),是从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分离鉴定的单萜吲哚生物碱,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其衍生物拓扑替康、伊立替康等是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几十种常见肿瘤的药物。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罗应刚课题组于近期通过分析、挖掘喜树的转录组数据,发现了具有双催化功能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72A565和CaCYP72A610:它们催化loganin的

2019-07-10

不用氨基酸也可合成肽,有助揭示生命起源秘密

2019年7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酰胺键形成是化学和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但是目前还没有化学方法在不使用所有20种组成蛋白的氨基酸的情形下做到在水中实现α-肽连接(α-peptide ligation)。通用的遗传密码确定了肽的生物学作用早于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出现,并且肽在生命起源中起着重要作用。硫在柠檬酸循环、非核糖体肽合成和聚酮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都指出在生命进化过

2019-07-14

糖尿病黄斑水肿创新双环多肽疗法1期临床结果积极

 日前,Bicycl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在研疗法THR-149在合作伙伴Oxurion开展的1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THR-149是一款基于双环多肽的创新血浆激肽释放酶(plasma kallikrein,PKal)抑制剂。这款创新抑制剂不但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而且显着提高患者的视力

2019-07-05

合成生物学如何助力免疫治疗攻克癌症?

2019年7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疗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其癌症,已成为研究和临床发展的热点领域。虽然研究人员有几种方法来进行免疫治疗,但本文将介绍合成生物学如何改进和增加针对癌症的免疫治疗武库。CAR-T (CAR代表嵌合抗原受体,T代表T细胞)细胞治疗是癌症免疫治疗兴趣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这是一种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从病人身上提取T细胞,然后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特

2019-07-08

印度合成新型化合物可杀死癌细胞

  据《印度教徒报》5月11日消息,印度化学生物研究所(IICB)和印度科学培育协会(IACS)的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大约25种喹啉衍生物,并使用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和结肠癌等细胞系,在体外对这些化合物抑制人的拓扑异构酶1活性和杀死癌细胞的效果进行测试,显示出强大的抗癌活性。相关研究成果3月21日发表在《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

2019-06-27

研究揭示天蓝色链霉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两类亮氨酸tRNA的分子机理

  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euRS can leucylate type I and type II tRNALeus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tRNA根据可变环的大小分为两类,长的为I类、短的为I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