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停止多项3期临床试验 收入受到生物仿制药巨大冲击
罗氏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公司销售额为445.3亿瑞士法郎(495.3亿美元),同比下降8%,按不变汇率计算,降幅为2%。财报中提到,该公司正在停止一系列已进入中晚期试验的癌症、自身免疫和呼吸系统候选药物,其中涉及Akt抑制剂ipatasertib(又名RG7440)与化疗药物结合用于HR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
后疫情时代,CRO行业潜力有多大?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生物医药产业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对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各国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两款疫苗已被多个国家所批准使用,为全球抗议做出了极大贡献。而CRO作为生物医药研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费用中的作用越发显著,这将有助于从需求层面拉动整个CRO行业的快速发展。
华兴资本2020年全球医疗与生命科技报告:盛筵开启,以创新升级应对万变挑战丨行业篇
2020是医疗市场投资热情被彻底点燃的一年。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如临大考,中国医疗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反而迸发出了腾飞态势——全年私募融资、IPO和并购交易金额破天荒地突破450亿美元,这一数字的背后也离不开所有创业家、投资人以及投行的付出和努力。在掀起资本热潮的同时,国内医疗行业也正面临全球市场竞争形势日趋白热化的挑战。对于各细分赛道的医疗企业而言,及时掌握底层
《治疗用生物制品病毒污染风险控制要点》新书发布| 默克与药品监管部门合作,持续助力中国医药行业
2021年1月15日上午10时,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组织,默克及行业内相关机构与专家共同编写的《治疗用生物制品病毒污染风险控制要点》新书发布会在线上正式举行。默克作为生物制品病毒安全领域的资深专家,不仅承担了新书的编写工作,也非常荣幸作为唯一受邀的病毒安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起协助了新书的立项工作,并且主持和领导了新书项目的整个过程,直至
《2021基因行业蓝皮书》(预印版)正式公开发布,樊嘉院士/沈亦平/卢大儒/陆国辉等作序推荐
自2017年起,基因慧研究院连续推出年度基因行业研究报告,旨在推动基因科技的普及、转化及创新创业。2021年1月29日,由樊嘉院士、沈亦平教授、卢大儒院长、陆国辉教授等专家作序推荐,基因慧联合14家机构共同推出《2021基因行业蓝皮书(预印版)》电子版,面向公众开放免费申请通道(申请方式见文末)。 联合发布机构代表寄语(点击下方视频观看
方盛制药蒙脱石散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1月20日,方盛制药发公告称,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关于蒙脱石散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通知书》(编号:2020B05436),确认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1、功能主治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
绿叶制药金斯明®正式在华上市,惠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1月30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注册商标:金斯明®)正式在中国上市,成为国内首个按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审评要求批准上市的透皮贴剂产品。
小分子RNA靶向疗法热潮渐起,全球制药巨头纷涌而至
2020年8月,Evrysdi(risdiplam)获FDA批准上市,此后,Evrysdi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第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达890万美元。 Evrysdi由PTC Therapeutics、SMA基金会和罗氏联合开发,其获批具有里程碑意义。Evrysdi是第一个获批上市的靶向RNA的小分子,这种药物通过直接靶向RNA或RN
Hepatology:新研究表明IDRA HBV-TCR-T细胞攻击肝细胞癌,同时暂时免受免疫抑制药物的影响
2021年1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和新加坡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经过武装的免疫细胞,它们可以攻击肝移植患者中的复发癌症,同时暂时逃避患者为避免器官排斥而服用的免疫抑制剂。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Hepat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mmunosuppressive Dr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