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盐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ffa2介导的PI3K/AKT/mTOR信号改善糖尿病肾病骨骼肌萎缩
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导致肌肉蛋白的显著损失,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有证据表明,短链脂肪酸(SCFAs)在健康维持和疾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Bone Rep:识别出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骼组织再生的特殊干细胞亚群
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能促进骨折组织愈合的MSCs细胞亚群,同时其也展示出了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能力的增强。
Nature重磅:首个具有主动运输能力的“人造细胞”问世
长期以来,人造生命一直是生物医学界的前沿话题, 2020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团队向世界宣布,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开启了“人造细胞”的新时代。但遗憾的是,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复制品”往往缺乏执行复杂细胞过程的能力,如主动运输。近日,这一难题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在顶级期刊《Nature》上
J Physiol: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组是骨骼肌在运动后充分生长所必需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为了使肌肉在运动后生长,小鼠体内必须有完整的肠道微生物组。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够确定肠道细菌产生的帮助肌肉在运动后生长的物质,也许就能够使用其中的一些物质来促进那些因衰老或癌症等疾病而出现肌肉萎缩的人体内的肌肉生长。
科学家利用多能干细胞成功培育人造精子,可生育健康后代
人类生育力下降,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不孕不育患病率从1997年的11.0%上升到了2017年的15.0%,根据推算,在人口增速放缓的当下,到2023年时,在不足7亿的育龄人口中,预计将有超过1.12亿人面临不孕不育。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18%左右,不孕不育夫妻约有60
研究人员在1.25亿年前特异埋藏恐龙骨骼中发现软骨细胞和细胞核迹象
在位于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热河生物群,科学家在1.25亿年前的尾羽龙化石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发现了一些健康状态下“化石化”的软骨细胞,以及一些快要凋亡的软骨细胞;这些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能还保存了细丝状的染色质,后续需要更精准的测试进一步确定这些细胞的生化特性。9月24日,《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
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表达NANOG可逆转骨骼肌衰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NANOG的转录因子能够有小弟逆转骨骼肌细胞的衰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9月3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meliorating the hallmarks of cellular senescence in ske
Nature:构建出人造细胞,可以模拟活细胞捕捉、处理和排出物质的能力
2021年9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无机物开发出了类似于细胞的人造结构,它们能够自主地摄取、处理和排出物质---重现活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发现为构建“细胞模拟物(cell mimics)”提供了一个蓝图,其潜在应用范围从药物递送到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9月9日的Nat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