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柔性压力传感器使人造皮肤成为可能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有可能大面积使用、同时又具有与迄今性能最好的装置相媲美的灵敏度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简单有机化合物能合成人造细胞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了能够自我增殖的人造细胞。这种增殖方式类似大肠杆菌的细胞有望成为探索生物起源的线索。 取得这项成果的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菅原正等组成的团队。研究人员先利用类似界面活性剂的分子、催化剂以及水制成双层膜。然后把混有从大肠杆菌提取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DNA合成酶的水注入双层膜,让膜包裹着含DNA的水,形成外观像细胞的直径1至10微米的球体。
人造蛋白:从试管牛肉到苍蝇蛋白
2013年8月2日讯 /生物谷 Bioon/--自2011年10月地球人口增加至70亿以来,对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蛋白质来源表示担忧。各国科学家以及民间人士纷纷想出奇招应对这一危机。如下分别介绍一下科学家的思维和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考虑。
聚焦Science & nature:“人造人”违反社会伦理
艾斯罗马(Asilomar),这个词可能在一般人脑海中浮现的是美国加州美丽的海滩。而在生物学家脑中恐怕就是另一幅景象了。
JBC:揭示引发人类骨骼肌萎缩的“罪魁祸首”
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称为Gadd45a的蛋白质,其可以控制基因40%的活性来促使骨骼肌萎缩。而且研究者也研究了Gadd45a在骨骼肌细胞中进行的“恶劣勾当”,该蛋白质可以重新变成许多基因来引发细胞功能的混乱。
Nat Commun:用人iPS细胞和小鼠心脏来人造人心脏组织
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来自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在小鼠心脏支架上培养的功能性人心脏组织。这一人造个性化心脏构造的新方法有可能帮助研究早期心脏形成,或最终在临床前试验中派上用场。 通过一个将心肌“补种”到去细胞化的整个心脏中去的过程来人造心脏组织的方法在一个大鼠模型中已显示了希望,但以前试图用人胚胎干细胞再植去细胞化小鼠心脏的努力都未能产生功能性的心脏构造。
Nat Commun:医学研究:用人iPS细胞和小鼠心脏来人造人心脏组织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报告指出,来自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在小鼠心脏支架上培养的功能性人心脏组织。这一人造个性化心脏构造的新方法有可能帮助研究早期心脏形成,或最终在临床前试验中派上用场。
美开始监管人造生命实验和“DIY生物黑客”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权威专家称,在全球范围内对潜在危险性的“人造生命实验室”的监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华盛顿州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专家警告指出,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监控实验室进行拼凑式的“人造生物实验”,无法确保实验室所创建的任何人造生命是安全的。“合成生命”领域开启于2010年,当时一位科学家添加DNA至细菌细胞来形成一种“全新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