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有我,阔然开朗|脑胶质瘤、脑转移瘤领域知名专家秦智勇、盛晓芳、梁晓华、章龙珍、曹依群、樊友武、庄冬晓、陈宏教授公益在线答疑
为了在疫情期间更好地服务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病友,阔然基因携手神外资讯、生物探索,邀请脑胶质瘤、脑转移瘤领域的顶级专家以在线答疑的形式,为患者或其家属提供公益咨询。
肺凡力量·疫问医答——百位专家免费义诊,护航肿瘤患者疫情期间生命安全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断肆虐,给全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正常的医疗秩序受到很大的影响。全国各地大量医护人员支援疫情前线,同时也为了防止疫情的扩大,许多医院门诊停诊,造成很多普通患者就诊困难,而对于身患重病的患者尤其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很多非急症患者来说,或可将就医计划暂时推迟。但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来说,时间就意味着生命,
专家:“快”,但要讲基本法
2月25日,据津云新闻消息,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且黄金海本人“以身试法”,自己4倍量口服样品,无任何副反应。消息一出,很快引发广泛关注。上海某高校一位资深科学家对此消息发表评论认为,“求求各位不要这样误导公众。这个阶段就能叫疫苗?那我实验室一周能生产上百个不同细菌病毒的‘疫苗’。不仅能做奶片,我还能做冰淇
专家表示世卫组织关于冠状病毒全球传播的担忧正在成为现实
2020年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专家周日警告说,病例的急剧增加和冠状病毒在中国境外的地理传播证实了世卫组织对应对危机的担忧,他们呼吁提高警惕。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治理项目主任Devi Sridhar教授说:"在过去48小时内,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卫组织及其成员国政府现在需要考虑从封锁过渡到减缓,减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聚集性疫情83%发生在家庭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聚集性疫情是相对小的单位,出现两个以上的病例。根据对上千病例的分析显示,聚集性病情83%以家庭为单位,其次是学校、工厂、商场、企业。聚集性的疫情发生,涉及病人年龄从婴幼儿到老人,范围比较广,一代病人占32%,二代病人占64%,也有个别的出现三代甚至四代。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主
院士专家建议来了!
2月5日,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两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其中,最小确诊的宝宝出生仅30小时。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传染给尚未出生的孩子吗?要不要终止妊娠?此前,有知名专家建议,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如果胎儿不足3个月,都“不主张她再保留(孩子)”。不过,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等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目前
专家:瑞德西韦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按2:1进行
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临床试验近日广受关注。湖北省医疗救治组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7日在湖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正在进行中的瑞德西韦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按2:1进行,约有66%的临床试验患者有机会用上瑞德西韦,同时其他标准治疗也在推进。赵建平说,瑞德西韦是目前体外抗病毒活性最
CT筛查与试剂盒检测的黄金标准之争:专家称非取代关系
不管是被认为检测精度还有待提高的核酸试剂检测盒,还是被认为效率尚无法有效满足当前需求的CT筛查,实际上都是在这场抗疫战役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特种力量。危机情形之下,或许不会出现100%完美的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合法合理的有计划使用,或许才是当务之急。备受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进展中。国家卫健委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月7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
专家建议:有希望救急的可能还是“老药新用”
磷酸氯喹、利托那韦、阿比朵儿、达芦那韦……还有备受关注的“瑞德西韦”。最近,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频频被报道,人们的热情也一再被点燃。在新型冠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的当下,这些药物能否担当重任?两位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工作的专家向《中国科学报》表示:近期在体外试验证实有病毒抑制效果的所谓候选新药,不太可能在这次疫情中马上发挥作用。目前有希望救急的可能还是
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尚待明确,专家建议“宁信其有”
日前,宁波披露了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被感染者仅与确诊患者近距离驻留了15秒即被感染。这让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再次引发关注。2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显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与此同时,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也表示,气溶胶传播在呼吸道传染病中的确存在,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