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BC:揭示神经变性疾病中蛋白质错误折叠的分子机制

来自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和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折叠的新型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4-02-15

Neurobiol Aging:蛋白质错误折叠与老化和睡眠相关

在果蝇中,老化和睡眠在细胞应激反应途径通路中存在交互作用,并通过调控这些连接,可帮助更好改变中老年人的睡眠模式。

2014-02-22

Cell Research:朱学良研究组揭示细胞对错误折叠的G蛋白三聚体β亚基的处理方式

3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朱学良组的研究论文“Misfolded Gβ is recruited to cytoplasmic dynein by Nudel for efficient clearance”。 G蛋白三聚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由a、b和g三个亚基构成。

2012-11-18

PLoS ONE: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蛋白错误折叠的新机制

2013年5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蛋白质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神经蛋白,其在维持适当的脑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脑部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被称为“缠绕疾病”,因为上述疾病的特点是错误折叠的蛋白缠绕、聚集在大脑中。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一个不寻常的氨基酸--BMAA能插入到神经蛋白中,使神经蛋白发生错误折叠和聚合。

2013-09-26

Nature:蛋白折叠动态研究获进展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可以由Hendrik Kramers在上个世纪40年代建立的一个理论得到最好的描述,该理论将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与速率理论联系了起来。 此前,人们一直没有可能测定Kramers的理论所预测的有关小分子的参数。

2013-10-31

施一公:继发性主动转运蛋白折叠与运输机制综述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施一公教授近期发表了题为“Common folds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ers”的综述文章,聚焦于继发性主动转运作用元件的常见折叠,以及共有的转运机制。通过一些结构信息,分析新发现结构,生化和计算模拟证据相关的作用机制。

2013-05-30

PNAS:开发出新技术重建蛋白合成期间折叠全过程

根据于2012年7月16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内蛋白如何折叠,可能有朝一日导致人们开发出更好的流感疫苗。这种方法允许研究人员对细胞中处于不同蛋白合成阶段的被称作核糖体的蛋白合成机制拍摄快照。他们然后将这些快照拼接在一起从而重新构建蛋白合成期间它们如何折叠。

2012-11-18

上海药物所蛋白折叠与药物设计研究国际科学家工作站揭牌成立

为建设世界一流基于蛋白质折叠和相互作用机制的药物设计和发现基地,推动基础研究向创新药物转化,实现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上海药物研究所决定组建“蛋白质折叠与药物设计研究国际科学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7月28日,“工作站”领衔科学家报告会及签约、授证、揭牌仪式在所怡生厅举行,活动由蒋华良副所长主持。

2012-11-19

eCAM:中和蛋白质HMGB1防止持久性炎症反应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费恩斯坦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中国菜中常用的一类菜豆能防止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蛋白HMGB1介导炎症。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