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638_0_1_10

Nature Biotechnology:形状、载荷、有序性——构建下一代LNP必须关注的三大“隐形”物理参数

研究人员利用一系列生物物理学分析技术,如同为LNP的“体检”引入了核磁共振和高分辨率CT,让我们得以超越“平均值”的迷雾,直视LNP群体内部的真实多样性,并首次有力地揭示了决定其递送效能的深层物理密码

2025-11-01

Nature Methods:解码细胞命运——CytoTRACE 2,一眼看穿单细胞的前世今生

研究团队在前代工具CytoTRACE 1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款名为CytoTRACE 2的全新计算框架。它不仅能精准预测细胞潜能,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个“绝对”的、可跨数据比较的度量衡。

2025-11-01

2025诺贝尔奖得主连发两篇论文:开发iTreg细胞疗法,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

通过细胞因子和药物手段,成功将常规效应 T 细胞诱导转化为功能稳定的调节性 T 细胞(S/F-iTreg 细胞),用于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自身免疫疾病(寻常型天疱疮)的细胞治疗。

2025-11-01

登上Cell子刊:正大天晴BET抑制剂临床试验结果发布,安全有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

这项多中心 1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口服 BET 抑制剂 TQB3617 在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表现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疗效,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 36%。

2025-11-01

Nature:黄三文/董莎萌团队发明抗病基因“Plug-in”新策略

该研究构建了马铃薯抗病基因资源库,揭示了识别和辅助两类抗病基因在序列和功能上的分化特征,并阐明了它们与具有不同进化潜力的病原菌之间的协同演化规律。

2025-11-01

中国学者一作Nature论文:超声波驱动的人工肌肉,能够抓握、弯曲和游动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超声波驱动的人工肌肉——充满微泡的柔性材料在受到超声波照射时会发生弯曲,从而实现无线操控人工肌肉完成抓握、弯曲以及游泳等动作。

2025-11-01

Nature子刊:王冕/高绍荣/李婉露合作开发新型微孔微凝胶支架,解决干细胞递送难题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相分离微孔微凝胶(PSMM)-基质复合支架,可用于高效递送神经祖细胞(NPC),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存活,显著改善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2025-11-01

Nature重磅:鲸鱼长寿且不患癌症,关键在于这个DNA修复蛋白,或可帮助人类延长寿命

该研究揭示了弓头鲸拥有 200 年超长寿命且不患癌症的原因之一:寒冷诱导的 RNA 结合蛋白有助于修复 DNA 双链断裂,提高基因组稳定性,从而赋予其极长寿命和极低的癌症风险。

2025-11-01

Cell Stem Cell:同济大学高亚威/高绍荣/王译萱团队揭示m⁶A修饰限制人类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 m6A 修饰通过 L1PA RNA 介导的跨层级转录调控网络,调控 LTR 沉默,并限制人类胚胎干细胞全能性,阐明了 RNA 修饰与染色质重塑之间的分子连接机制。

2025-10-31

Nature Biotechnology:AI的“顿悟”时刻——AlphaDIA如何借助迁移学习,推开无特征蛋白质组学的大门?

研究人员推出了一款名为AlphaDIA的开源计算框架。它摒弃了传统的“特征提取”范式,直接在原始信号的“混沌”中进行机器学习,并通过一种巧妙的“迁移学习”策略,让AI模型能够“自我进化”。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