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前沿研:利用纳米孔测序进行快速病原体基因组监测” 空中讲坛

纳米孔测序提供了传染病样本全面、实时的洞察,能立即获得有效控制传染病爆发所需的关键基因组流行病学数据。 7月14日,Oxford Nanopore将举办“前沿研:利用快速纳米孔测序进行病原体基因组监测”的网络研讨会。我们邀请到了葡萄牙国立卫生研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的传染病专家们分享他们如何使用纳米孔技术快速监测病原体基因组。

2022-07-21 课时:48分钟

前沿研:利用纳米孔测序进行快速病原体基因组监测系列2

纳米孔测序技术可即时获取关键基因组流行病学数据,从病原体鉴定和抗菌素耐药性 (AMR) 分析,到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和变体鉴定,对传染病样本进行全面、实时洞察,用于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 7月25日,我们邀请到Oxford Nanopore战略客户经理王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BSL-3实验室主任赵嘉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所博士后曹佳宝,带来前沿研:利用纳米孔测序进行快速病原体基因组监测系列2线上讲座。

2022-07-26 课时:56分钟

“类器官多维交叉学科的研与应用” 空中讲坛

类器官作为一种体外模型,目前该项技术研已延伸到多个组织系统,成为当下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从疾病机制的研发展至药物开发的各个阶段,涉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发育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肿瘤学等多学科领域。 在此背景下,伯桢生物联合生物谷,诚邀类器官相关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类器官在多组学技术交叉研的应用、类器官模型构建难点与要点、类器官助力靶向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展开探讨。

2022-07-27 课时:44分钟

“干细胞治疗的前沿研及应用前景” 空中讲坛

近年来,干细胞已经成为国际医学前沿的重点研领域之一。为了提高我国干细胞的研和应用,我国也接连颁布多种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干细胞研与转化。今年2月份,由国务院下辖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被确定为重大科技攻关领域之一 那么干细胞代谢调节机制有新的发现吗?干细胞疗法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如何呢?生物谷联手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领导者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邀请行业大咖一起共聚云端,就干细胞代谢机制研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开阔思路,为大家联袂呈现一场干细胞研前沿水平的学术交流盛宴

2022-07-27 课时:138分钟

类器官与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

类器官技术自诞生以来,由于其具有能高度模拟体内环境,并在体外展现真实器官的三维构造及生理功能,使得建立器官研模型以及实现器官移植具有巨大前景,而类器官技术也逐渐被认为将极大助力再生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精准治疗的发展。 当下,类器官疾病模型的构建目前正在应用于药物敏感性检测;通过多组织类器官的培养构建,利用交叉学科方法,研疾病分子机理;通过类器官培养并开展相关的药筛以及临床评估研,开展疾病特异性识别等类器官相关的基础科学、临床研。众所周知,类器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有效支持,而蛋白质组学分析具有功能研和临床转化等巨大价值。那么,当下蛋白多组学如何助力类器官技术的研进展及应用?类器官研过程中蛋白组学分析的实验方法及相关注意细节有哪些?有哪些相关的研实例以及当下的研进展如何? 本期由生物谷携ProteinSimple召开的空中讲坛——《类器官与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将于 11 月 17 日 14:00 正式上线,围绕以上疑问,邀请业界资深从业者,展开相关研干货分享,并与直播间观众进行问答互动,相信将给同行带来启迪!

2022-11-18 课时:75分钟

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应用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的膜结合囊泡,外泌体(Exosomes, 40-150nm)作为细胞外囊泡的重要亚群,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泌体因其在疾病治疗、诊断以及药物递送等领域的重大潜力,而备受科研和工业界关注。 自2013年外泌体因诺贝尔医学奖被众人知晓,至今已有十年了,以外泌体为基础研在临床转化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外泌体来源环境复杂,如何简单快速高效的获得高纯度外泌体? 外泌体尺寸微小,携载的蛋白、核酸、脂类等“货物分子”含量极低,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对获取的外泌体样品进行快速高通量的表征及质控? 在临床诊断中,亟需特异性好的外泌体诊断标志物,可以借由哪些技术手段快速获得疾病诊断的Biomaker? 此外,当前的热门赛道--外泌体载药领域,外泌体药物生产、临床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尚未建立,前沿进展情况如何呢? 基于以上外泌体实际研及临床转化过程常见问题,11月29日14:00,生物谷携手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空中讲坛《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应用》,从外泌体获取-质控-诊断-载药等多维度,全方位为您呈现外泌体研先进技术及前沿进展,助力外泌体研及产业化。

2022-12-01 课时:-27830400分钟

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应用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的膜结合囊泡,外泌体(Exosomes, 40-150nm)作为细胞外囊泡的重要亚群,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泌体因其在疾病治疗、诊断以及药物递送等领域的重大潜力,而备受科研和工业界关注。 自2013年外泌体因诺贝尔医学奖被众人知晓,至今已有十年了,以外泌体为基础研在临床转化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外泌体来源环境复杂,如何简单快速高效的获得高纯度外泌体? 外泌体尺寸微小,携载的蛋白、核酸、脂类等“货物分子”含量极低,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对获取的外泌体样品进行快速高通量的表征及质控?
在临床诊断中,亟需特异性好的外泌体诊断标志物,可以借由哪些技术手段快速获得疾病诊断的Biomaker? 此外,当前的热门赛道--外泌体载药领域,外泌体药物生产、临床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尚未建立,前沿进展情况如何呢? 基于以上外泌体实际研及临床转化过程常见问题,11月29日14:00,生物谷携手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空中讲坛《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应用》,从外泌体获取-质控-诊断-载药等多维度,全方位为您呈现外泌体研先进技术及前沿进展,助力外泌体研及产业化。

2022-12-01 课时:129分钟

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应用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的膜结合囊泡,外泌体(Exosomes, 40-150nm)作为细胞外囊泡的重要亚群,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泌体因其在疾病治疗、诊断以及药物递送等领域的重大潜力,而备受科研和工业界关注。自2013年外泌体因诺贝尔医学奖被众人知晓,至今已有十年了,以外泌体为基础研在临床转化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外泌体来源环境复杂,如何简单快速高效的获得高纯度外泌体? 外泌体尺寸微小,携载的蛋白、核酸、脂类等“货物分子”含量极低,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对获取的外泌体样品进行快速高通量的表征及质控? 在临床诊断中,亟需特异性好的外泌体诊断标志物,可以借由哪些技术手段快速获得疾病诊断的Biomaker? 此外,当前的热门赛道--外泌体载药领域,外泌体药物生产、临床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尚未建立,前沿进展情况如何呢? 基于以上外泌体实际研及临床转化过程常见问题,11月29日14:00,生物谷携手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空中讲坛《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应用》,从外泌体获取-质控-诊断-载药等多维度,全方位为您呈现外泌体研先进技术及前沿br>进展,助力外泌体研及产业化。

2022-12-02 课时:131分钟

多重免疫组化学在人类疾病研中的应用

在人类疾病研中,我们往往需要借助不断更新迭代的先进技术来实现人类疾病的认知以及相关治疗。 我国有上亿脑神经疾病患者,由于脑神经收到损伤或者发育异常所致,包括自闭症、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脑中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等。此外,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持续上升,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 多重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在一张组织切片上进行多重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技术,主要利用不同标记物标记的抗体识别组织切片上的靶蛋白,再通过不用的实验平台或者专业仪器实现图像的采集与分析。由于获得的生物学信息众多,不仅可以对组织细胞原位靶标类别、组分、表达量等信息进行分析,还可以研各靶标相互作用的空间位置信息, mIHC 技术在脑神经科学、肿瘤微环境,肿瘤异质性及肿瘤发生发展等研中均能发挥重要。 12月13日,生物谷联合Bio-Techne召开空中讲坛——《多重免疫组化学在人类疾病研中的应用》,邀请致力于神经科学、肿瘤等人类疾病发生机制及相关技术等研领域的专家,分享当前的研进展,相信将为基础研和临床工作起到启发作用。

2022-12-14 课时:6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