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流式细胞术实验精要及其在癌症研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可以对细胞或者亚细胞结构进行快速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参数多、灵敏度高、可定量、可分选等优势,是一项综合了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流体力学、生物学技术等多领域成果的高科技方法,在生物学、临床医学、药物学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9-11-29 课时:44分钟

气质联用技术在呼吸气无创诊断研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对个人健康的关注度也在提升,防控、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近年来,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这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是降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质谱作为临床检测新技术,在生命组学、精准医疗以及临床医学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侵入式诊断方法学相比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的非侵入式研方向,通过对呼气中靶标物质的检测研,即可更加快速,高通量、对患者无创伤的情况下给出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作为早期癌症筛查的方式,预期每年将挽救10万人的生命,节省百亿人民币的医疗资源。本次讲座主要包含: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呼吸气诊断研中的优势 2、气质联用技术在呼气诊断研中的筛查流程和应用

2020-03-18 课时:55分钟

直击COVID-19 – Fluidigm质谱流式技术应对新冠病毒研挑战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人类急需加快对病毒及其相关领域的研步伐,寻找攻克病毒的方法。Fluidigm独有的质谱流式技术,可在单细胞水平实现五十种以上蛋白标志的同时检测,可以对细胞群体进行更加全面、精细的分型,并深入分析细胞内信号通路,研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对于了解病毒感染机制,疫苗研发及治疗方案设定均具有重大意义。本次讲座将为您介绍Fluidigm质谱流式技术的前述优势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研的各项挑战,助您知己知彼,科学抗疫!

2020-05-08 课时:45分钟

基于CR3520 cIEF-MS的尿白蛋白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

膜性肾病(MN)是全世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最常见原因之一。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被证明是一类非常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在70%以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病例中表达,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但是PLA2R在区分原发与继发MN上表现不佳。 本研在此前尿蛋白检查的基础之上,采用CR3520毛细管等电聚焦质谱法(CR3520 cIEF-MS)对原发性和继发性MN患者的尿白蛋白进行了表征。 本研发现尿白蛋白的种类在不同的MN患者尿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差异在膜性肾病亚型分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此外,使用CR3520 cIEF-MS进行尿蛋白分析也将有益于许多其他类型的肾脏疾病(例如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等)病理,预后和诊断的研

2020-05-29 课时:63分钟

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应用于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研

蛋白质组在不同生物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对于阐明蛋白质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极其的重要。基于质谱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物问题的研。在线反相色谱质谱(RPLC-MS)一般是蛋白质组学研的首选技术。目前,基于RPLC-MS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并不完美, 还有一些技术挑战亟待解决。 首先,大规模的准确的区分蛋白质变体 (protein isoforms) 非常困难,因为大多数蛋白质的鉴定仅仅是依赖于有限的几条肽段。进一步改进肽段分离的峰容量有望改善蛋白质变体的表征。其次,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极具挑战,因为目前的RPLC-MS技术的灵敏度还相差甚远。发展更高灵敏度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势在必行。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CZE-MS) 被认为是另一个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工具,因为它可以实现高效的肽段分离以及高灵敏度的肽段检测。 在此次演讲中,将介绍应用新型超低流速鞘流液接口和离子源(深圳市永道致远科学技术有限公司CMP Scientific品牌EMASS-II ion source)的CZE-MS技术而开发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并对蛋白质组学的历史及其主要挑战和机遇,对如何提高CZE-MS对蛋白质组学的灵敏度和峰容量的方法进行讨论,和对基于CZE-MS的蛋白质组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思考。

2020-06-03 课时:63分钟

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应用于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研

蛋白质组在不同生物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对于阐明蛋白质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极其的重要。基于质谱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物问题的研。在线反相色谱质谱(RPLC-MS)一般是蛋白质组学研的首选技术。目前,基于RPLC-MS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并不完美, 还有一些技术挑战亟待解决。 首先,大规模的准确的区分蛋白质变体 (protein isoforms) 非常困难,因为大多数蛋白质的鉴定仅仅是依赖于有限的几条肽段。进一步改进肽段分离的峰容量有望改善蛋白质变体的表征。其次,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极具挑战,因为目前的RPLC-MS技术的灵敏度还相差甚远。发展更高灵敏度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势在必行。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CZE-MS) 被认为是另一个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工具,因为它可以实现高效的肽段分离以及高灵敏度的肽段检测。 在此次演讲中,将介绍应用新型超低流速鞘流液接口和离子源(深圳市永道致远科学技术有限公司CMP Scientific品牌EMASS-II ion source)的CZE-MS技术而开发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并对蛋白质组学的历史及其主要挑战和机遇,对如何提高CZE-MS对蛋白质组学的灵敏度和峰容量的方法进行讨论,和对基于CZE-MS的蛋白质组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思考。

2020-06-03 课时:58分钟

细胞外基质(ECM)的研现状与展望

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细胞的?我们对细胞外基质有足够的了解吗?在这里,ROKIT Healthcare将给我们呈现所有关于细胞外基质的问题,从而揭示为什么细胞外基质研如此重要!

2020-06-10 课时:39分钟

基础研到临床应用——从非典看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的SARS病毒在病原学和致病机制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且两者的重症临床表现非常类似,对于SARS病毒的研可很大程度上给予新冠病毒的基础研和药物研发一些启示,从而对疫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遗憾的是,SARS流行结束后至今,我们依然没有针对这类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长期坚持对SARS和新冠病毒进行系统性研,将对临床治疗和未来同类型病毒传播的防控起到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 人类与病原微生物的战争远未停止。生物谷联合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共同邀请非典和新冠两场重大疫情中,从事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研成果,以及这些研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启发。 欢迎届时参会讨论,期待会后,可以促成不同研组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2020-06-29 课时:125分钟

程根宏【新冠和新兴传染病的系统医学研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讲座时间:5月30日-8月11日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校友总会 承办单位: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武汉大学医学部海外校友会

2020-08-04 课时:90分钟

蓝柯【COVID-19研进展简介】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讲座时间:5月30日-8月11日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校友总会 承办单位: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武汉大学医学部海外校友会

2020-08-04 课时:9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