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转化:热激法
转化是指细菌从外部环境摄入外源DNA的过程。自然界中,某些类型的细菌可以发生转化。而在分子生物学中,可通过在细菌细胞壁上穿孔来人工诱导转化。能够从环境中接受DNA的细菌细胞被称为感受态细胞。可在实验室制备感受态细胞,随后通过一种叫热激法的技术来转入DNA。
热激转化利用氯化钙来产生富含钙离子的环境,从而抵消质粒DNA和细菌细胞膜之间的静电排斥。温度的急剧提高可以在细菌胞膜表面形成小孔,质粒DNA就可进入细菌细胞。本短片逐步介绍了如何制备化学感受态细菌。如何进行热激转化,涂板转化的细菌,以及计算转化效率。
果蝇幼虫的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IHC)是一种用来观察组织中蛋白的存在和定位的技术。由于易于染色,果蝇幼虫特别适合用于免疫组化。此外,幼虫的身体透明也意味着不需要解剖就可以直接观察某些组织。
免疫组化里,目的蛋白最终是由特定结合该蛋白抗原位点的抗体检测得到。 为保护这些抗原位点,组织在染色前必须固定。另外,为了让抗体能穿过胞膜,细胞必须用去垢剂来通透。
本视频详细介绍了染色解剖的幼虫组织,包括固定,封闭 和染色步骤所需的试剂,工具和流程。同时也演示了荧光显微镜观察要用到的组织封片技术。最后举例说明了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基于这些技术的一些变化)。
酵母的转化和克隆
酿酒酵母是在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到的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依靠转化(细胞摄取外源DNA)这一基本技术来控制基因表达,引入基因缺陷,表达重组蛋白和标记亚细胞结构。
本短片介绍在实验室里如何操作酵母转化和为何进行转化。我们将讲述酵母质粒的一些重要特性,以及处理酵母细胞接受新的质粒所需的步骤。短片还包括了用醋酸锂法转化酵母的详细步骤。最后是介绍一些这一基本技术的实际应用例子。
线虫的化学趋向性介绍
趋化性是细胞或生物响应化学刺激的运动过程。自然界中,趋化性对于生物感应并靠近食物源和远离可能有毒害的刺激非常重要。趋化性在细胞水平也同样重要。比 如趋化性对于受精前精细胞朝卵细胞的游动必不可少。在实验室里经常用线虫做趋化性实验,我们知道线虫天生会朝土壤的食物源运动但是远离避开毒素如重金属, 低pH物质和去垢剂。
本短片演示了如何操作趋化性实验。包括准备趋化板和线虫,操作测验和分析数据。然后,我们讨论了如何在线虫中应用趋化性作为工具来研 究学习和记忆,嗅觉适应和类似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神经性疾病。线虫的趋化性实验对于研究许多生物进程的细胞和遗传机制有着无限的价值。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 解人类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疾病。
鸡胚的壳內电转化
电转化是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技术,它通过将外源基因物质导入到细胞中来改变基因的表达。更确切地说,壳內电转处理的是蛋壳内的早期发育中的小鸡胚胎。在该过程中,先将DNA或敲除载体注射到目的组织中。然而,遗传物质不能穿透胞膜进入细胞内行使功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可施加一个电场暂时破坏胞膜的完整性。该电场还会造成带负电荷的核酸穿过胞膜上的小孔向正电极迁移,因此有效地将DNA或敲除载体引入了细胞内。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将遗传物质的导入定位到某个特定发育时期的特定组织中。这样就可研究操控某个发育事件的遗传机制。
本短片概述了壳內电转的原理,介绍了该技术要用到的工具,包括毛细针,电极和电转仪。还演示了该过程的逐步操作,接着讨论了如何利用该技术在鸡胚中进行多种遗传操作的几个有趣例子。
董倩:人工流产低龄化 谁的痛
在本次Health Talk讲座中,董老师分享了她作为记者,母亲和女人的经验,谈论了她对情爱、性、受孕和未来的看法。家庭、医院、学校和男女双方应该做什么努力,来减少这每年1300万例的流产手术。
首先,通过对性知识获取途径的讨论,董老师认为孩子性教育的缺乏,第一责任人是父母。父母应该大胆的讲出来,把生命着一切展示给孩子,性知识和别的知识没有不同。不要让孩子总是从网络或影视作品中自己摸索。
其次,学校医院和正规医院的医生,要能像母亲一样,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眼。也许孩子就不会跑那么远到小医院,上那么多当,遭那么多罪。
再次,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和辅导员,要多一些包容、负责的心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错的,只是孩子们不小心跌倒了,我们扶她起来。
在视频的最后,除了社会责任,董老师也谈到了男女双方,应该如何面对情爱和性的问题。
下载生物谷APP,观看行云学院视频,让播放更流畅,使用更快捷!
生物谷APP,每天都有新资讯,每天都有好视频!
官方下载地址:http://www.medsci.cn/m/
王欣:微生物对糖的转化和降解-第4段
海洋寡糖和多糖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近年来大量用于食品增稠剂中。本段片介绍了微生物对琼胶寡糖、褐藻胶和卡拉胶这三种海洋寡糖的降解情况。还介绍了Ecoli和Bacteroides-Prevotella菌群的协同作用机理。
杜弈奇:肠道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44分钟完整版
第1段:肠道微生态和益生菌概念在临床上的解读
从临床上看,肠道微生态与哪些消化道疾病有关,肠道微生态的概念,以及有关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简单介绍。
第2段: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IBD)治疗上的研究
炎症性肠病(IBD)易复发,免疫抑制剂效果差。本短片介绍了,益生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上的研究。
第3段:益生菌在IBS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上的研究
本短片讨论了IBS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使用婴儿双歧杆菌35624、植物乳酸杆菌299v(DSM 9843)的治疗效果,以及益生菌疗效不确定性的研究。
第4段:益生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治疗上的研究
益生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治疗上的研究、以及粪便微生态移植(FM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的研究介绍。
第5段:益生菌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治疗上的研究
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上,益生菌如何提高治愈率,降低副作用,以及益生菌种类和数量对HP治疗效果的影响,
第6段:益生菌在肝脏疾病和胰腺疾病治疗上的研究
益生菌在肝脏疾病和胰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益生菌可能存在的风险。
第7段:观众提问
驳斥创造论和保护进化论的教学权利
Recogniz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three main arguments against evolution or the "pillars of creationism", says Scott, will help teachers and scientists to refute creationism and defend the teaching of evolution in public schools.
科学看待进化论
Ken Miller outlines his best strategies for engaging, rather than arguing with, those who say they don't believe in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