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唯一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容量提到20万份
我国唯一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近日完成了改扩建工程,种质资源保存容量从8万份提升到20万份,保存能力大大提升。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揭示青藏高原沙蜥属物种杂交带生殖隔离维持的基因组学机制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基础且重要的问题,长期受到关注。厘清物种间生殖隔离形成的进化过程,对于探索物种形成这一科学理论问题至关重要。生殖隔离的建立和维持是物种形成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建立是与生殖隔离
Cell:合成基因元件的跨物种表达有助发现人类微生物组衍生性的代谢物
超过60%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癌症治疗药物,都来自于由代谢基因编码的小分子形式的天然产物。这些分子通常形成复杂的化学结构,而且是在包括细菌、植物和人类在内的多种生命形式中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而形成的。然
Nature子刊:怀孕期间对食物的渴望源自大脑分泌的多巴胺
这项小鼠研究表明,怀孕期间的食物渴望是由大脑奖励系统中的多巴胺信号驱动的。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还显示,这种饮食行为或对后代产生长期的代谢影响,这为了解妊娠相关的食物渴望的神经元基础带来了新启示。
Cell:两种抗体的组合使用有望治疗多种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物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更好的疗法来治疗EBOV及其他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物种。他们发现两种聪明的人类抗体可以同时靶向两个埃博拉病毒物种:EBOV和SUDV。
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对疗法产生耐受性的多种类型癌症的新型疗法!
来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一种双药物组合来实现化疗的治疗目的,即促使癌细胞通过细胞凋亡过程(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来发生自我毁灭,这种疗法或能对那些尽管暴露于不同类型化疗中但仍能抵御细胞凋亡的人类癌细胞系发挥作用,同时还能抵御植入到小鼠机体中对细胞凋亡耐受的人类肿瘤。
八眉猪肠道菌群构建和代谢对食物纤维的响应研究取得进展
八眉猪(Sus scrofa)是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猪种,其消化粗纤维的能力(52.08%)显着高于野猪(45.72%)。八眉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二元杂交猪兼备母本耐粗饲和父本生长周期短的优良特性,是研究食物纤维对肠道菌群影响最理想的模型动物。蚕豆是青海地区常见的农作物,蚕豆秸秆经青贮后可用作饲料。蚕豆秸秆中总纤维含量达56.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揭示调控不同物种外周循环免疫细胞异质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教授团队在国际转化医学杂志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科院一区Top,IF=11.49)发表题为 “Molecular mechanisms governing circulating immune cell heterogeneity across different sp
首次证明,食物干预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一样有效
民以食为天,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正所谓“食药同源”,恰当的饮食对疾病会起到治疗的作用,帮助人体恢复健康。胆固醇是一种脂肪物质,主要是由肝脏产生的,对身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高密度脂蛋白(HDL)将胆固醇从
Neurology:摄入富含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或能明显降低帕金森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更多类黄酮化合物的帕金森疾病患者要比不摄入类黄酮化合物的患者而言拥有更低的死亡风险,这些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诸如浆果、可可和红酒等色彩丰富的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