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死亡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研究获新进展

癌症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极大地威胁人类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常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大多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进展。非凋亡相关的新型死亡方式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铁死亡用于抗肿瘤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为了进一步提

2021-05-21

Nature:揭示存在于线粒体中的酶DHODH保护细胞免受死亡,有助开发出新的抗癌疗法

2021年5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作为能够让我们的细胞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被认为是由以前自由生活的、依赖氧气的微生物进化而来。然而,使用由脂质膜包围的细胞器产生依赖氧气的能量是有代价的。这种称为呼吸的能量产生过程经常导致活性氧(ROS)产生,所产生的ROS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并损害其功能。例如,在一种称为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

2021-05-14

Cancer Cell: 关键蛋白介导肿瘤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

肿瘤免疫疗法目前仅在部分癌症患者中能够引起持久的临床反应。其余患者的治疗耐受性问题对当前的免疫治疗提出了重大挑战。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Weiping Zhou团队揭示了stanniocalcin1蛋白对于肿瘤免疫耐受性的调节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ancer Cell》杂志上。

2021-04-13

揭示T细胞耐受小肠中高浓度胆汁酸机制

2021年4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起源于消化道(通常是小肠)的慢性炎症。在美国有超过5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克罗恩病使人衰弱,需要反复手术来清除不可逆的受损肠道组织。克罗恩病患者通常使用强效的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作用于患者的整个身体,而不仅仅作用于他们的消化道中,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通常是严重的

2021-04-11

实验性药物ETC-159或能通过阻断关键的DNA修复机制来预防某些肿瘤对疗法产生耐受性!

2021年3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题为“WNT inhibition creates a BRCA-like state in Wnt-addicted cance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ETC-159的抗癌药物或能通

2021-03-26

我国科学家揭示死亡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机制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靶向诱导HSC死亡是防治肝纤维化的有效措施。铁死亡(Ferroptosi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细胞死亡方式,靶向诱导HSC铁死亡有望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

2021-02-01

Science子刊:揭示锻炼引发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出现大规模心肌细胞死亡机制

2021年2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故障的结果。在美国,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年轻运动员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 ACM)。A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这种疾病中,随着时间的推移,

2021-02-21

Cell Metab:新研究揭示保护癌细胞免受死亡的新机制

2021年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的特征包括快速的细胞增殖和代谢活动。但这些过程也会导致细胞氧化应激的增加,以及细胞死亡的风险。为了规避超速生长带来的负面后果,癌细胞会刺激减少氧化应激的途径来避免细胞死亡。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新发现的生化途径,该途径可以保护癌细胞免受一种叫做铁死亡(ferroptos

2021-01-17

科学家们详细解释细胞“死亡”背后的代谢分子基础!

2021年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题为“The Metabolic Underpinnings of Ferropto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铁死亡(ferroptosis)的代谢基础;异常代谢和生化过程所导致的急慢性细胞压力或会诱发普遍的非细胞凋

2021-01-22

水稻耐受土壤低氮适应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面对人口增长,育种的首要目标是高产,推动水稻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矮秆育种,使之能在大量施用化肥情况下,植株不会过高而造成倒伏,从而在高肥下获得较高产量。然而,长期高肥下的育种导致一些重要基因资源的丢失,以致主栽水稻品种肥料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研究组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地区)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