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控制细菌细胞密度可有效抵御细菌的感染

swarming of P.aeruginosa 近日,来自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对细菌的感染以及细菌间信号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者首次提出了降低细菌间信号传递交流的方法,细菌间的信号交流主要依赖于群体感性系统(quorum-sensing,QS),群体感性系统是一种依赖于细菌细胞数量的信号交流系统,研究者揭示了如何停止细菌间的交流来达到关闭细菌毒力产生的目的。

2012-11-18

Nature:首次证实脑细胞频繁基因重组

科学家早前发现,在人类的细胞中,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存在遗传基因重组现象。 由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人类脑细胞会高频度地进行基因重组,脑细胞之间的基因各不相同。此次国际研究小组的发现首次证实了人类脑细胞也同样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这一成果能够说明为何人类仅有2万多个遗传基因,脑细胞便可以进行记忆、思考等复杂的活动。

2011-11-04

Nature:揭示霍乱弧菌“纳米匕首”杀死竞争性细菌和人类细胞的机制

VipA-荧光蛋白融合物的荧光显微镜图片。 细菌一生都处于永不休止的斗争当中,不同细菌物种争夺对它们的竞争者的支配权,如果是病原菌的话,它们则要争夺对遭受它们感染的宿主的支配权。

2012-03-10

:表达细菌鞭毛蛋白的癌细胞可作为一种抗癌疫苗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图片来自SCIMAT/SCIENCE PHOTO LIBRARY。 研究人员认为经改造后表达一种细菌鞭毛蛋白(flagellin)的肿瘤细胞可能代表一种新的对抗癌症的免疫接种策略。

2012-11-18

患者死亡迫使MSK中断重组T细胞癌症研究

由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主导的一项关于利用重组T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早期研究因出现患者死亡事件而被迫停止。

2014-04-09

Nature:科学家利用细胞重组技术将成年小鼠机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分裂期间两个胚胎的细胞质成功地将成年小鼠的机体细胞转化成了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对于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进行再生医学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04-01

JEM:肠道细菌或会耗尽T细胞引起细菌性感染的复发

近日,来自瑞士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在罕见遗传病患者的机体中,其脆弱的肠道或许会削弱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免疫细胞的功能。

2014-09-16

PNAS:细菌如何在正常细胞内建造房屋?

12月20日,据《每日科学》报道,细菌能够通过控制一个自然的胞内进程,在正常细胞内为自己建造一个伪装性的屋子以及引起疾病。 普渡大学生物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揭示了来自嗜肺军团菌(一种能导致军团病的细菌)中的一对蛋白是如何改造宿主蛋白以挪用细胞内的原材料来建造和伪装一个大的结构,在细菌复制时提供场所。

2012-11-18

Nat Cell Biol:科学家揭示细菌细胞分裂过程中动态的细胞骨架模式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外的研究者 Martin Loose和Tim Mitchison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发生的动力学变化。

2014-01-02

J Chem Physics:炭疽细菌释放的毒素被细胞内吞后逃出内涵体的机制

2013年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和特里克港美国传染病陆军医学研究所(USAMRIID)的科学家针对炭疽感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提出了新假说。 该研究小组重点探索了毒素的生物学行为,随着致命疾病的进展,炭疽感染会迅速压倒身体。他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机制:炭疽热细菌传递蛋白质分子毒害受害者。

20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