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蛋白组研究发现,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未必有害,APOE4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异性风险因子
今天上线的这四篇研究论文,提供了大量数据,有助于我们对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理解,也为药物研发指出了新方向。
解码专业选择背后的两大遗传主轴:技术vs.社交与实践vs.抽象
该研究首次大规模地系统揭示了:我们的基因不仅与我们能走多远的教育“高度”(即受教育年限)有关,更与我们走向何方的教育“宽度”(即所学专业领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Nature:35 万人基因组揭示 88% 遗传力,罕见变异+非编码区才是易胖、高血压的关键
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大型基因组研究,或许给出了迄今为止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研究揭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遗传病因及其与历史乙肝流行的关系
该研究为基于人群遗传特征的ICP早筛手段和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深入理解复杂疾病与病毒共演化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Nature Medicine:东南大学柴人杰团队等发布AAV基因治疗跨年龄遗传性耳聋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该研究报道了 AAV 基因疗法在 1.5-23.9 岁跨年龄段的OTOF 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9型(DFNB9)患者群体中表现出良好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血小板外泌体竟藏“促癌因子”!Cell Death Dis:血小板来源外泌体LINC00183借ENO1稳存,驱动结直肠癌进展
本研究发现血小板来源外泌体中的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83通过稳定烯醇化酶1,激活糖酵解,引发组蛋白H3K18乳酸化,上调癌基因GDF15,促进结直肠癌进展,或为治疗靶点。
Nature:解锁NK细胞中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CREM,为CAR-NK细胞疗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NK细胞中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CREM,为CAR-NK细胞疗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科学家首次证实,DNA双链断裂修复后,相关位点基因表达仍受损,且会遗传给子代细胞
哥本哈根大学Lukas/Bantele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暴露于DNA断裂的活跃转录基因组位点,在修复后会出现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并伴有持续的转录减弱,这种减弱甚至可以遗传给子代细胞。
科学家发现,白血病细胞通过蛋白质OPA1重塑线粒体,囚禁凋亡诱导因子,逃避维奈克拉引发的死亡
耐药性AML细胞中OPA1蛋白表达上调,而该蛋白的过度表达会导致线粒体的独有结构——线粒体嵴的结构发生改变,变得更加紧缩。这些线粒体嵴如同蛛网一般,将大量细胞色素c等死亡诱导因子“捕获”,从而逃避凋亡
Cell Genomics:广州医科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单细胞CRISPR扰动技术破解复杂遗传位点调控难题,揭示隐性调控新机制
通过创新的单细胞CRISPR干扰(CRISPRi)与激活(CRISPRa)联合扰动技术,首次在复杂遗传位点中系统解析了功能调控元件(CRE)的"多因果"调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