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酶抑制剂sitravatinib联合Opdivo治疗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临床受益率92%!
2020年02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百济神州合作伙伴Mirati Therapeutics近日在在旧金山举行的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研讨会(ASCO-GU 2020)上公布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在先前接受过一种VEGF靶向药物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accRCC)患者中开展,评估了靶向抗癌药s
Lenvima(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治疗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ccRCC)临床受益率61.3%!
2020年02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卫材(Eisai)近日在旧金山举行的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研讨会(ASCO-GU 2020)上公布了抗癌药Lenvima(乐卫玛®,通用名:lenvatinib,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everolimus)(以下简写为“LEN+EVE方案”)治疗不可切除性晚期或转移性
默沙东缺氧诱导因子(HIF-2a)抑制剂MK-6482治疗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疾病控制率80%
2020年0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近日在旧金山举行的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研讨会(ASCO-GU 2020)上公布了抗癌药物MK-6482治疗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一项I/II期临床试验(NCT02974738)的
Cell:科学家成功使得人体器官变得“透明化” 有望帮助开发用于器官移植的“人造器官”
2020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成功使得完整的人类器官变得透明;利用显微镜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就能在细胞水平上揭示透明器官的复杂结构,虽得到的器官图谱就能作为3D生物打印技术的模板,未来研究人员或有望开发出患者所需要的“人造器官”。图片来源:S
研究揭示干细胞维持年轻态的表观遗传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miRNA合成通路关键因子DGCR8通过稳固异染色质抑制人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新型生物学功能,为延缓器官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新型潜在干预靶标。DGCR8作为经典miRNA合成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广泛参与非编码RNA合成、mRNA可变剪接和转录后
NAT COMMUN:揭示维持人干细胞年轻态的新机制
2019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Stabilizing heterochromatin by DGCR8 alleviates senescence and osteoarthrit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miRNA合成通路关键因子DGCR8通过稳定异染色质抑制人间充
从医美微整形看透明质酸市场
2018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1220 亿元,是全球第二医美大市场。从细分市场的表现来看,玻尿酸等医美产品引领了微整形市场的快速增长,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医美微整形项目。初识玻尿酸玻尿酸是透明质酸的俗称,是由双糖单位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一种不含硫的直链黏多糖,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内。1934年,透明质酸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Karl Meyer和Jo
研究发现农业利用导致土壤微生物硝态氮同化能力下降机制
土壤硝态氮微生物同化能力下降是导致亚热带地区农业利用红壤硝酸盐累积,氮素损失风险提高的重要原因。然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菌和细菌各自对硝态氮的同化对于农业利用如何响应还未知。因此,能够区分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对硝态氮的同化过程对于进一步认清农业利用导致硝态氮微生物同化能力下降的原因,进而制定治理措施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李晓波联合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多家科研
研究发现人类大脑进化幼态持续现象的分子机制
幼态持续(neoteny)是人类进化中发生的独特现象。与我们的近亲非人灵长类相比,人类的发育速度变慢,发育过程延缓。人类的幼态持续在进化上的重要性在于为大脑发育和神经网络的可塑性提供了更长的时间窗口,是人类智力形成的关键因素。然而,人们对人类幼态持续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团队早在2004年通过对人类大脑发育关键基因MCPH1的分子进化研究,首次发现该基因的蛋白序列在人类起
美研究人员给小鼠植入透明3D打印头骨
美国研究人员3D打印了一种透明头骨,植入小鼠颅内,可实时观察小鼠全脑表面的神经活动。这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脑震荡、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人类脑疾的发病机理。发表在近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展示了这种名为“See-Shell”的可植入器械。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掌握小鼠大脑全局动态。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认为,一部分脑区的活动会同时对其他脑区造成影响。论文共同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