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首次发明无损器官透明成像技术
借助这项新技术,科学家们拍摄了老鼠大脑内神经连接的影像。研究的负责人,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工程师和精神病专家卡尔-德赛罗斯在一份声明中说道:“以这种分子分辨率和全局视野研究完整的系统一直都是生物学上一个难以满足的目标。”通常拍摄大脑等器官需要将它们切成薄剖面,这就会破坏掉细胞间的长距离连接。整体成像的方法能保持器官完整,但是通常与研究基因和其它事物的方法不匹配。
日发现“透明质酸”新代谢机制
近日,日本佳丽宝化妆品公司的研究人员与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现,透明质酸的一种全新代谢机制对保持皮肤的物理性质及机能极为重要,并确定基因“KIAA1199”起着关键作用。 透明质酸大量存在于人体皮肤及关节等部位,皮肤中的透明质酸含量占到全身的一半以上。皮肤中的透明质酸有助于保持水分及皮肤弹性,使皮肤显得水润紧致。
雅培透明质酸类凝胶Healon EndoCoat OVD获FDA批准用于白内障手术
7月3日,雅培公司(Abbott)宣布,透明质酸钠(Healon)类粘弹性眼科植入装置(OVD)Healon EndoCoat OVD获FDA批准,用于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的外科辅助用品。白内障手术期间,患者眼睛经注射这种透明且具粘性的保护性凝胶,可保护并覆盖眼睛,降低手术中对角膜内部及其他周围组织的损伤。
美培育出透明鼠观察癌细胞扩散
科学家最近制造出了全身透明的老鼠,这是医学界首次能让整个动物的躯体透明化。这一成果将有助于观察癌细胞在机体内的扩散,进行更加准确的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细胞》杂志上。这项研究的第
职场“透明人”渐多专家称走出困境关键靠自己
某知名招聘网站近日公布一项逾万名职场人参与的调查结果:七成以上的职场人曾遭受过职场“冷暴力”。该调查显示,在职场人遭受的“冷暴力”中,“不受领导重用”以44.5%的比例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拼命工作而升职、加薪总是轮不到自己”,比例为41.2%,排在第三位的是“领导时常给自己小鞋穿”,如安排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例为29.2%。
陈竺:食品安全标准修订要公开透明
12月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六次主任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陈竺指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关系到老百姓健康权益,关系到产业、行业发展,是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Nature:高分子量透明质酸保护裸鼹鼠从不患癌症
2013年6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称,罗切斯特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保护裸鼹鼠从不患癌症的化学物质。该发现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裸鼹鼠是一种小型,无毛,生活在地下的一种啮齿类动物,该鼠寿命为30年,并且在其一生中从未换癌症。
Nat Genet:郭广武等研究肾透明细胞癌基因组获进展
2011年12月5日,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刊登了由华大基因、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对肾透明细胞癌中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通路的相关基因突变研究》(Frequent mutations of genes encoding ubiquitin-mediated proteolysis pathway compo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