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西湖大学徐和平团队发现脂滴可介导细胞间免疫信号传递,并促进呼吸道过敏反应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徐和平课题组首先利用不同免疫细胞缺陷型小鼠构建哮喘模型,发现ILC2的缺陷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无法浸润呼吸道。
2024-10-07
JACI:揭示早年间抗生素的使用如何将机体的免疫力转化为过敏症
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抗生素所导致的新生儿机体肠道微生物的减少如何以及为何会导致其终生呼吸道过敏症的发生。
2024-09-05
研究发现水平转移的真核生物基因在原核受体中的功能激活机制
结果表明,具有内含子的不同来源的真核生物基因水平转移至细菌受体后,确实可以在几天内被快速激活功能。这一机制可以概括为内含子终止密码子移除以及内含子介导的翻译重新启动和蛋白互作。
2024-08-06
早期使用抗生素竟埋下过敏性哮喘隐患?Immunity:生命早期施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菌群失调会破坏吲哚-3-丙酸(IPA)的产生,加剧成年后患过敏性气道炎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揭示了抗生素治疗导致肺部对过敏性气道炎症易感的机制,为我们理解抗生素使用与过敏性疾病风险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未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07-29
原启生物GPRC5D CAR-T 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认定,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OriCAR-017是一种针对GPRC5D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为复发性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2024-07-17
中性粒细胞在过敏条件下成为肥大细胞的“猎物”?!Cell:活体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使科学家首次实现实时观察肥大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的微妙互动
通过在细胞培养环境中复现活体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捕获情景,研究团队成功锁定了这一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肥大细胞会分泌白三烯B4,一种中性粒细胞常用的聚集信号。
2024-08-14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原花青素C1通过调节miR-501-3p/HIGD1A轴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
本研究确定PCC1是一种天然的抗结直肠癌药物,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活性,并有很高的潜力进一步发展成为临床干预结直肠癌的药物。
2024-06-20
Nat Nanotechnol:表面携带特定过敏原和抗Siglec-6抗体的纳米颗粒可抑制过敏反应,在小鼠实验中成功率为100%
当Scott团队将他们开发的纳米颗粒与抗体混合时,接近100%的抗体成功地附着在纳米颗粒上,而不会失去与特定靶标结合的能力。
2024-01-27
CAR-T进入全新领域,清华大学彭敏团队开发新型CAR-T细胞,只需一针,过敏性哮喘不再犯
本研究证实,在具有完全免疫能力的2型高表型哮喘小鼠模型中,无需任何预处理方案,单次输注5TIF4细胞,即可中和嗜酸性粒细并抑制哮喘病理相关蛋白质功能,持久抑制肺部炎症并缓解哮喘症状。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