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earch: 一种针对ER+乳腺癌的ER辅助调节因子一级抑制剂PELP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全球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乳腺癌(占癌症死亡人数的7%;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
《自然·遗传学》:分析超22万个细胞核,发现用新辅助攻克“癌王”的关键点
这项研究利用了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单细胞核核空间转录组分析,结合患者对新辅助治疗响应程度,探究了新辅助治疗的细胞基础和分子机制。
江南大学: 微生物区系辅助治疗全身性炎症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
定植于人体的微生物至少是人类细胞的1.3-2.3倍,含有的基因比人类基因组多100倍,这为微生物群提供了更大的适应性和遗传变异性。
如何选择合适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
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治疗飞速发展,多种新药的百花齐放为该癌种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CCR:仁济医院团队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取得突破!
总体来看,吡咯替尼+曲妥珠单抗这对大分子和小分子的“双靶治疗”,确实取得了不俗的疗效,期待后续能有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让吡咯替尼绽放出更亮眼的表现。
CCR:可切除胃食管结合部腺癌,K药+新辅助放化疗未能达到pCR终点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已经成为转移性食管癌、胃食管结合部(GEJ)癌以及胃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临床前研究显示,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提高疗效,放疗不仅可以改善局部肿瘤控制,还可促进全身免疫反应。
JITC: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布肝癌新辅助临床研究成果
据统计,2020年,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7位,但肝癌相关死亡率却排在第2位,死亡率排名远超发病率,提示肝癌的治疗任重而道远[1]。
乘政策东风,助力数百万患者用药
根据相关文献和流行病学研究推算,我国儿童矮小症(SS)潜在患者约为500万人,此外我国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P)和软骨发育不全(ACH)的患者数量约为40万和5万。
PNAS:抗癌药物或能发挥机体表观遗传记忆的辅助作用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如何重新定向抗癌药物来改善机体记忆,其或许能通过支持细胞读取对记忆非常重要的基因的能力来实现。
IIB/IIC/III期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获欧盟批准:显著降低复发/远处转移风险!
Keytruda是欧盟批准的第一款用于12岁及以上患者完全切除IIB、IIC、III期黑色素瘤后进行辅助治疗以及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抗PD-1免疫疗法,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