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tem Cell Res:利用星形胶质细胞移植治疗血管痴呆取得重大新进展

2021年8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培育出大批量、高质量的功能恢复性脑细胞,适合移植到患者身上。这种成功使得一种基于干细胞的渐进性痴呆症新疗法向临床迈出了一大步。该疗法旨在修复白质中风(white matter stroke)对大脑造成的损害,其中白质中风是一种“静息性中风(silent

2021-08-16

脊髓肌萎缩症(SMA)首个口服药!罗氏Evrysdi(利司扑兰)显著提高1型SMA婴儿运动功能&存活,中国6月获批!

今年6月,Evrysdi(艾满欣®,利司扑兰)在中国获批上市:可在家服药,治疗广泛SMA患者(1/2/3型)。

2021-07-29

调节T细胞外泌体智能递送VEGF抗体用于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京朝阳医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基于调节性T细胞(Treg)来源的外泌体巧妙负载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通过新的递送模式以及新的拮抗机制,显着抑制了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进展。眼底新生血管的形成是

2021-07-28

遗传血管水肿(HAE)创新产品!武田Takhzyro(拉那芦人单抗)长期治疗:可持续预防发作,安全良好!

Takhzyro是第一个治疗HAE的单抗药物,可特异性结合并抑制血浆激肽释放酶的活性。

2021-07-13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外小泡可促进小鼠局灶脑缺血后脑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

来源于右侧细胞类型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来源的小细胞外小泡(SEV)可促进中风的康复。在这一过程中,微血管重塑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作者研究了MSCsEVs对体外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缺血后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在体外,从低氧(1%O2)而不是“常氧”(

2021-06-17

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的相关调节两可生物运动知觉

作为社会动物,人类需要对面向方向有更好的知觉加工能力。例如,即使在没有面部信息的情况下,只从生物体的运动中,我们也能判断出这个人面向哪边,哪怕这些动作仅仅是由一些运动点来表现的(Bertenthal & Pinto,1994)。然而,当面向方向的信息是两可的时候,比如将下图的光点人面向或背向人们呈现,那么不管正面反面,得到的刺激是一样的。这种模糊的刺

2021-05-23

多学科专家共探中国遗传血管水肿(HAE)诊疗破局之道

5月22日,由全国罕见病学术团体主委联席会议、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和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主办、武田中国支持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多学科专家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深度聚焦我国HAE诊疗现状,旨在探讨我国HAE临床诊疗破局之道,提升各地HAE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力,以期造福更多罕见病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成员,

2021-05-23

首个移植相关血栓血管病(HSCT-TMA)疗法!MASP-2靶向单抗narsoplimab美国审查延迟3个月!

TMA是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致命并发症,在关键3期临床中,narsoplimab的疗效大大超越美国FDA期望值!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