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她,通过机器人操刀移植的子宫,成功诞下宝宝
2021年10月,瑞典萨尔格伦斯卡大学医院为一位有生育意愿但没有子宫的妇女,进行了子宫移植手术。为了降低手术侵入性和感染风险,医生决定由机器人操作。在此次突破性手术的特殊之处在于,捐赠者和接受者都完全
中美科学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安全,且与剖腹产婴儿神经发育改善10%有关
这项迄今最大规模的三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是安全的,而且阴道微生物移植与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改善有关。此外,他们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移植明显加速了剖腹产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成熟,并在出生后4
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缓解新冠后遗症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最新完成一项大型的三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证实,新冠后遗症患者服用其研发的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改善肠道微生态后,能够纾缓不同系统及器官的新冠后遗症征状。这项
Med:夏强/左小磊团队提出移植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及材料学交叉融合新策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重中之重)、上海市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强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左小磊课题组在 Cell 子刊 M
PNAS:一种新型化合物或有望杀灭艰难梭菌并有效预防机体再感染
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望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新方法,文章中,研究人员搜索了医学数据库从而寻找可能在抵御艰难梭菌感染患者机体中表现较好的抗菌分子。
海洋小单胞菌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长生团队在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及工程菌株构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肠道菌群对于机体肝脏的修复至关重要!
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上述过程的成功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体的肠道菌群,其或能帮助改善肝癌和其它疾病的患者肝脏手术后的预后情况。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抵御链格孢菌的关键调控因子
链格孢菌是一种典型的腐生性病原真菌。其不同病理小种的感染,可以导致许多重要经济和农作物严重的病害,其中包括烟草赤星病、马铃薯早疫病、棉花轮斑病等。目前,人们对植物抵御链格孢菌的抗病反应过程知之甚少。
Cell子刊:房静远团队揭示肠道菌群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新机制
房静远教授团队揭示了具核梭杆菌(Cell, 2017;Gut 2021)和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Gastroenterology, 2021)等肠道细菌通过促进炎症、破坏肠道微环境、加剧代谢紊乱等途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