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斯坦福团队首次证实,骨髓移植可以替换大脑中90%的病变小胶质细胞,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

不过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这种进展缓慢且不威胁生命的疾病而言,骨髓移植的代价太大了,在临床上是不可行的。因此,更好的办法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小胶质细胞替换

2023-08-07

科研人员揭示印缅区植物类的东-西遗传分化格局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23-07-04

《细胞》子刊:发现降解尿酸的肠!科学家发现肠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尿酸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鉴定出关键微生物和编码基因

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此前未被重视的影响尿酸循环水平的因素——肠道微生物,及相应的关键基因。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答有氧和厌氧嘌呤消耗途径对嘌呤和肠道微生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3-07-05

哈佛科学家发现提升中脑多巴胺细胞移植存活率的方法

这项研究给出了一条使用细胞移植疗法治疗帕金森病时,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的现实可行的方法:共移植调节性T细胞。Kim教授表示,这一发现非常重要,细胞治疗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安全性

2023-07-17

Molecular Therapy: ROCK抑制促进肝细胞肝移植

肝脏是新陈代谢动态平衡的中心器官。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肝病。对于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是唯一的根治方法,但其应用受到供体器官的难以解决的短缺和终身免疫抑制的限制。

2023-06-17

2例动物试验存活期不超10天,eGenesis计划明年推进人体试验,称将继续完成10只狒狒异种心脏移植试验

随着移植试验的开展,eGenesis 研究团队希望未来能将基因编辑猪心脏提供给出生时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两岁以下婴儿,因为针对这类婴儿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能够适配的人类心脏很少,并且一些用于治疗成人心脏病

2023-07-19

PNAS:中科院陈春英课题组揭示肠道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发酵成短链脂肪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Chen Chuny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作为碳源发酵成短链脂肪

2023-05-25

哈佛和中科院大学合作发现,肠道转化产生的共轭亚油酸可诱导一种特定类型的抵抗病原体的免疫细胞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新的肠道微生物调控免疫的机制,有助于帮助肠道抵抗病原菌感染。Kasper教授指出,饮食-微生物-免疫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的更多例子尚未被揭示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途径非常复杂,但是通过研究

2023-07-24

Nature:哈佛医学院最新研究或可解决帕金森病移植神经元死亡难题,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途径!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流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老年人。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患者会出现手部颤抖、步态不稳等运动功能障碍表现。而引起帕金森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患者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丧

2023-07-21

战略合作 | 华大智造联合江苏伟禾,赋能移植输血免疫行业发展

2023年6月28日,华大智造与江苏伟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伟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大智造DNBSEQ-G99基因测序仪在血站、输血检测自动化产线等方向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共赢发

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