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UT:轻度急性损害会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

综合征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时的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血容量不足所致,是功能性的,并无脏形态学的异常,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发病率在住院肝硬化患者中为20%。临床上常用血肌酐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功能的指标,但其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可能会遗漏很多潜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功能不全,特别是当血肌酐升高,但又没有达到肝综合征(HRS)诊断标准时。

2012-12-26

BJUI:保留单位手术比消融术治疗癌更有效

研究发现,保留单位手术在治疗临床T1a期癌方面比消融术更有效。作者提到,虽然绝对差异较小且临床意义不大,但与消融术相比,NSS术后的特种疾病存活率高达2倍,Jared Whitson和同事们使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 癌症注册,进行了一项群体性队列研究,比较了NSS和消融术治疗T1a期细胞癌的有效性。在1998年到2007年间,SEER数据库总共收纳了8818名此类患者。

2012-12-25

Cerulean公司启动纳米抗癌药CRLX101在细胞癌患者的1b/2a临床试验

7月2日,致力于纳米药物研发的美国Cerulean制药公司宣布,启动CRLX101+阿瓦斯汀(Avastin )在转移性细胞癌(mRCC)患者的1b/2a临床试验,该试验所招募的mRCC肿瘤进展期受试者此前至少接受过一种分子靶向疗法。 同时,公司宣布已完成CRLX10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II期临床试验的150例患者招募。

2012-07-04

Nat Genet:郭广武等研究透明细胞癌基因组获进展

2011年12月5日,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刊登了由华大基因、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对透明细胞癌中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通路的相关基因突变研究》(Frequent mutations of genes encoding ubiquitin-mediated proteolysis pathway componen

2012-11-18

PNAS:重新编程脏细胞修复损伤

2013年11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SCI)研究人员提出了脏如何自我修复的一种新模式,新模式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成熟脏细胞的可塑性远远比以前想象的更多。 脏发生损伤后,成熟的脏细胞去分化成自己更原始状态的细胞,然后再分化成受损组织修复所需的细胞类型,该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上。

2013-11-03

Nature:“透明细胞癌”的综合分析

“癌症基因组图谱”联合课题组报告了对超过400个“透明细胞癌”样本所做的一项基于基因组、DNA甲基化、RNA和蛋白质组定性的综合分析。这些数据显示了PI(3)K/AKT通道中的频发突变,说明该通道也许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目标;同时也显示了与“染色质相关蛋白”中的特定突变有关的一系列外成改变。

2013-07-04

Anesthesia & Analgesia:羟乙基淀粉对细胞有直接的危害

据 Anesthesia & Analgesia杂志报道,复苏液体中羟乙基淀粉(HES)的使用与损伤风险的增加有关联。

2014-07-17

JCI:科学家利用TRAP技术捕捉急性损伤的早期迹象

近日,南加州大学干细胞科学家已经成功设置出一种急性损伤疾病信号捕捉小鼠(TRAP mouse),能捕捉到功能衰竭的早期迹象,相关描述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他们利用TRAP技术产生新的转

20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