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肌肉细胞与脂肪细胞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为什么进行运动训练会使我们更健康?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我们的新陈代谢,进而提高运动表现。但是,尚未完全了解这种适应的生物学机制。
科学家发现肌肉和脂肪之间的交流信号
为什么运动可以使人改善代谢、更瘦更健康?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项新研究,科学家们从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信号交流中找到了一部分原因。这项研究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诺和诺德基金会基础代谢研究中心
Sci Signaling: 新研究助力肌肉营养不良的治疗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针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可能治疗方法,该发现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中。
JPR:分析COVID-19患者机体的代谢特性或有望揭示其所出现的多器官效应
2020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诱发COVID-19的SARS-CoV-2会引发一系列机体症状,包括呼吸压力、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该病毒主要以肺部为靶点进行作用,但很多患者也会出现非呼吸系统的症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道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比较了
研究揭示团聚体周转动态与根际激发效应的关联
根系既能驱动土壤团聚体周转(aggregate turnover),在团聚体的形成(formation)和破碎(breakdown)过程中调控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分解,也能驱动根系-土壤互作,产生根际激发效应(rhizosphere priming effect,RPE)。然而,受限于方法,二者间的机制性联系目前仍停留在假说阶段(即“团聚体周转假说”),缺少直
研究揭示母亲消极教养影响青少年抑郁情绪的神经基础及其遗传效应
青少年处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焦虑与抑郁等内化症状迅速增加的高危时期。杏仁核是感知、识别和调节情绪的大脑中枢,前额叶皮层与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杏仁核与前额叶的双向联系在人类情绪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与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情绪脑环路的发育密切相关,而后者又受到遗传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影响。例如,在不良家庭氛围中成长的个
研究发现细胞命运调控的“表观组-代谢组-表观组”跨界蝴蝶效应
8月24日,《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由母系转录因子Glis1调控多能干细胞命运的“表观组-代谢组-表观组”的跨界级联反应新概念,表明Glis1实现衰老细胞重编程并稳定基因组的功能,揭示Glis1介导“表观组-代谢组-表观组”的级联反应中,糖酵解代谢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