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李梢课题组封面报道炎癌转化网络协同效应,阐释中药协同干预机制
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均是我国五大常见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肿瘤前列。从生物分子网络角度来认识炎癌转化和肿瘤发生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克服以往单靶标研究模式的局限,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肿瘤的精准预防,促进肿瘤“治未病”。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构建炎癌转化的生物分子网络,进而以网络为靶标实施有效干预、导向药物发现?这一问题也是复杂疾病防治的共性
Mayo Clinic Proceedings:肌肉锻炼能够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2019年3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在3000万美国糖尿病患者中,90%至95%患有2型糖尿病。新的研究表明,强化肌肉力量可能是降低疾病风险的一种方法。对4500多名成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中等肌肉量使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32%。其益处与心肺健康无关,肌肉力量水平较高并未提供额外保护。该研究结果发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期
近半患者完全康复 强生皮肤病新药获批
美国医药巨头强生公司旗下Janssen制药近日宣布,美国FDA已批准Tremfya One Press,这是一种单剂量、患者控制的注射器,用于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的治疗。该注射器近99%的患者首次注射成功,同时该药疗效显着,在3次注射后近一半的患者达到皮肤完全清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大约为1.25亿。斑块状银屑病是银屑病最常见的类型。目前虽然有
研究首次在个体水平上发现单碱基编辑系统存在脱靶效应
人类遗传疾病和农作物农艺性状很多情况下是由基因组中的单个或少数核苷酸的突变引起的。因此,基因组中关键核苷酸变异的鉴定与定向修正是人类遗传疾病治疗及动植物育种的重要方向。基因组编辑工具单碱基编辑器的开发,为定向编辑和修正基因组中的关键核苷酸变异提供了重要工具,展现了其在遗传疾病治疗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潜在的重大应用价值。单碱基编辑器主要分为两类,胞嘧啶单碱基编辑器(CBE)与腺嘌呤单
Sci Adv: 蜘蛛丝可以被用来制作“人造肌肉”?
2019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发现,作为被称为最抗重的材料之一,蜘蛛丝具有另一种不寻常的特性,可能会用于制备“人造肌肉”。研究小组发现,弹性纤维对湿度的变化反应非常强烈。在空气中相对湿度高于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它们突然收缩并扭曲,施加足够的力以与作为致动器探索的其他材料竞争 - 这些装置可以执行某些活动,例如控制阀门。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称为“超收缩”的蜘蛛丝属性,其中
中国科学家发现胞嘧啶单碱基编辑器存在全基因组范围的脱靶效应
人类的遗传疾病与农作物农艺性状改变通常是由基因组中的单个或少数核苷酸的突变引起的。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为定向编辑基因组中的关键核苷酸变异提供了重要工具。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团队在水稻中对两种胞嘧啶编辑器(CBE) BE3和HF1-BE3, 以及一种腺嘌呤编辑器(ABE)的特异性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评估,首次在体内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分析和比较了单碱基编辑系统在基因组
效应性Treg细胞分化的转录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其主要的功能是抑制效应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及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效应性Treg只占次级淋巴器官和外周循环Treg细胞的较少一部分,大多数分布于各种组织脏器,效应性Treg是一群已经接受过抗原刺激、活化程度比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功能的Treg细胞,这群细胞能够快速迁移进入发生免疫反应的部位,发挥免疫抑制的功能,防止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
研究发现可以逆转肌肉衰老的小分子药物!
2019年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最新发表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上的研究,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分部(UTMB,加尔维斯顿)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潜在的药物被证明可以显著增加衰老老鼠的肌肉的质量、强度和代谢状态。图片来源:Biochemical Pharmacology随着我们年龄增加,我们的身体开始越来越快地失去修复和重建退化的
运动产生的健康效应竟然离不开脂肪!
2019年2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运动可以改善健康状况,但是搞清楚运动是如何从分子层面让机体更健康则是美国哈佛大学加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JDC)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回答的问题。图片来源:Nat Metab在人体和小鼠身上进行实验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训练会导致脂肪发生剧变。此外,他们还发现这些受过训练的脂肪会往血液中释放对身
生物柴油高原减排效应有待与国际接轨封闭运行
近日,由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研”)出具的一份《重型柴油车在高原环境下针对不同油品的综合性能比对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业界热议。《报告》实验结论显示,在采用的B5和B10生物柴油,与使用国六柴油相比车辆整体经济性和动力性变化不大,在全工况条件下,车辆的PN、CO和THC均有所降低,而NOx排放基本与使用国六柴油相差不大。在中低速条件下,PN和CO降幅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