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研究者揭示卫星细胞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的新分子机制

satellite cells 近日,来自奥克兰儿童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现了骨骼肌干细胞如何对肌肉损伤做出反应,这就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帮助我们改善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患者的肌肉修复能力,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一种严重的肌肉遗传疾病,可以导致患者体弱、残疾,最终心脏和呼吸衰竭。

2012-11-18

Development:成人干细胞修复损伤肌肉

当肌肉受伤时,称为卫星细胞的休眠成人干细胞被发出醒来的信号,投身于修复肌肉工作中。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远端的卫星细胞如何能帮助修复,他们正在研究干细胞如何在组织中旅游。这种知识最后能帮助医生更有效地治疗类似于肌肉萎缩症样的肌肉疾病,在这种疾病中,肌肉易受伤,病人的卫星细胞丧失修复能力。

2012-11-18

科技力量防治艾滋病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30年前,艾滋病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因为对其一无所知而感到无助和恐慌,但科学研究使得我们在今天拥有了不少能够与艾滋病抗争的武器,比如在科技较为发达的欧洲,针对艾滋病的研究成果正在不断涌现。

2011-12-02

PNAS:研究者发现攻克遗传性肌肉疾病的靶点

2013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遗传性的肌肉疾病包括肌营养不良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很多年来,科学家都在寻找治疗肌肉疾病的疗法,如今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等处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疗法来治疗肌肉疾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2013-11-04

美研制出肌肉动力行走生物机器人

新一代微型生物机器人能收缩肌肉。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工程师展示了一类行走“生物机器人”(bio-bots),由肌肉细胞推动、电脉冲控制,研究人员能对其发号施令。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

2015-03-26

PNAS:阐明P物质在肌肉痛觉感受及传递中的作用

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阐明了痛觉神经递质P物质(SP)在痛觉感受及传导中的作用,为痛觉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SP是一种痛觉神经递质,在很多器官中传导痛觉。虽然肌肉组织和脑脊液中的SP水平过高通常与慢性肌肉痛有关,但SP在肌肉痛觉的感受和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明确。

2012-11-18

Eur J Neurosci:神经元活动导致肌肉活力降低

长期以来,有关肌肉疲劳的研究多数局限于肌肉本身的变化。现在,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理工学院的最新论文"Fatigue-induced increase in intracort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id/anterior insular and motor cortex during cycling exercise"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大脑研究...

2012-11-18

评论:青蒿素传奇折射出的一种力量

当地时间9月23日,81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领取了国际医学界著名的“拉斯克奖”。她获奖的原因是,与其他中国科学家一道,发现了对疟疾有神奇治疗功效的青蒿素。 从一棵棵寻常的青蒿草中提炼出一种神奇的物质,让人类能彻底告别致死疾病的困扰——这就是屠呦呦等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们创造的青蒿素传奇。青蒿素发现已数十年,但青蒿素传奇折射出的那种力量与精神至今依然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2015-03-26

PNAS:成人肌肉萎缩症患者并发癌症风险比正常人高

近日,发表在PNAS杂志的一篇研究论文"Cancer Risk Among Patients With 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指出,成人肌肉萎缩症患者的癌症风险比普通人要高。 研究人员发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罹患脑癌、卵巢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这四种癌症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