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者鉴定了15种肿瘤中肿瘤浸润性T细胞共同特征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复杂且不断演变。肿瘤浸润性T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表现出广泛的(功能失调)功能状态,这些状态是由肿瘤微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抑制信号塑造的。
科鲁尼亚大学研究者揭示了一种用于衰老细胞基因修饰的非病毒新系统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逐渐损害生物体的大部分生物功能,导致疾病和死亡的易感性增加。因此,衰老是许多人类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如纤维化、骨关节炎、痴呆、青光眼、癌症和2型糖尿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大黄素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促进肝星状细胞衰老减轻肝纤维化
各种慢性肝损伤伴有肝纤维化,可发展为肝硬变和肝细胞癌。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活化的HSCs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能力增强,积聚在肝脏并破坏肝脏结构。
Nature:细胞核核孔中的动态蛋白网络阻止危险的入侵者
细胞核中微小的孔---称为核孔---通过保护和保存遗传物质对健康衰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理论生物物理系和美茵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实际上填补了对核孔的结
印度研究者们揭示了肥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全面的分子理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在被广泛探索,作为几种人类疾病的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探索MSCs治疗复杂肺部疾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Immunity:揭示RNA编辑引导免疫细胞到达组织损伤区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血管疾病成功地破解了免疫细胞转运的新机制。
PNAS: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或许是机体抵御沙门氏菌感染免疫力的关键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沙门氏菌感染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揭示了机体记忆T细胞被招募到肝脏中的分子机制,记忆T细胞对于诱导机体产生强大免疫反应的疫苗非常重要。
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靶点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5%。一些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参与了NSCLC的发展。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研究者揭示了FBXW7/MAP4/ERK轴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有效靶点
食道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鳞癌(ESCC)占中国人群食道癌病例的90%。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治疗,食管癌的存活率较低。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依赖于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
《自然》:1600000个肺癌细胞大分析,发现1m㎡肿瘤组织即可预测肺癌术后是否会进展!
这项研究通过一种新颖的空间组学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微环境做了深度解析,确定了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分子特征及空间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疾病进展的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决策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