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患者表现出异常的面孔情绪识别

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社会认知功能缺损是面孔情绪识别异常,其异常程度也是病人功能恢复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子。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存在几个方法学上的问题:首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其次,对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最后,面孔情绪识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2013-06-05

精神卫生法等一批法律和部门规章5月1日起施行

5月1日起,一批法律和部门规章正式实施。其中,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已经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2015-03-26

JAMA: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刺激诱发的心肌缺血发生率

据发表在5月22/29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罹患稳定型冠心病及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MSIMI)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可降低MSIMI发生率。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有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已经确认情绪压力是冠心病(CHD)及其它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可能的触发因子” 。

2013-05-22

PLoS ONE:精神分裂症药物或可抑制耐药性细菌的感染

2013年5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08年,来自南丹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硫利达嗪(thioridazine)可以抵御耐药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2013-05-19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或导致精神分裂

最新研究:试验员将老鼠幼崽放在极度污染的环境中,老鼠成长过程中脑部神经很可能受损。这种受损包括大脑某一部分变肿大,就人类而言,变肿大的部分常出现在精神分裂患者脑中。相关研究结果已发布在《环境健康透视》

2014-07-31

Biol Psych:精神分裂症或使个体加速衰老

2013年3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很多研究证据都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的障碍表现,比如,参与精神分裂症遗传风险的基因同样也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发育以及神经细胞之间沟通。对大脑成像的许多研究也描述了精神分裂症发生早期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些早期的对大脑成像的研究甚至发现,并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存在大脑结构的缺陷。

2013-03-08

Mol Psych:鉴别出和躁郁症相关精神病发病的基因突变

2013年3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为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躁郁症患者大脑中,犬尿烯酸(KYNA)的水平较高,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研究者在文章中鉴别出了和KYNA产量增加相关的基因突变。

2013-03-06

Nature:科学家利用干细胞系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和精神分裂症、双相型障碍及严重抑郁症相关的遗传突变或许会破坏发育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文章中研究者Hongjun Song表示,我们利用精神疾病和非精神疾病患者机体的干细胞来进行研究,观察这种恶性遗传突变在年轻个体大脑中的效应,相关研究成果或为揭示精神疾病的发病机体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2014-08-19

Mol Psych:全基因组测序揭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新位点

2013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丹麦阿尔胡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病毒和基因可以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研究者已经在发育中的胎儿中发现了这种现象。

2013-03-10

:母亲孕期病毒感染或提高儿童精神分裂几率

2013年3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病毒和基因相互作用会显著性增加患精神分裂概率,而该过程在婴儿出生前就完成了。该发现是由丹麦阿尔胡斯大学领导的多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 科学家首先对健康人和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寻找基因和常见病毒巨细胞病毒的相互作用关系,看该相互作用能否影响精神分裂的发病率。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201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