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和“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公示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

2017-06-03

默克开发替代性CRISPR基因组编辑方法

新技术将能帮助改进基因组编辑,为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 创造在疾病特异性应用中迅速部署新近发现的细菌CRISPR系统的方法 相关研究文章在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德国达姆施塔特2017年5月17日电 /美通社/ -- 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Merck)开发了一种新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能够让CRISPR变得更加高效、灵活和具有特征性,由此为研究人员带来更多的实验选择,并

2017-05-23

BJH:端粒长度检测能更加有效地预测血癌病人生存

2017年5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检测癌细胞中端粒长度的技术可能是预测两种血液癌症病人未来结果的关键。这种检测技术再结合目前使用的其他方法或许可以帮助医生为病人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治疗选择。来自卡迪夫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测量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可以高度准确地预测骨髓瘤和白血病前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的疾病进展,MDS经常会发展为骨髓功能衰竭甚至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

2017-05-12

端粒延长技术近日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端粒(英文名:Telomeres)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的逐渐失活与年龄增长以及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2017-04-19

基因突变让端粒失控 促发癌症

近日,来自威斯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保护端粒(我们染色体末端结构)的部分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该研究解释了与这个蛋白复合物相关的一组基因突变如何促进一系列癌

2017-04-17

DNA的端粒长度可以有效预测癌症风险

 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的科学家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AACR年会上报道,保护染色体末端的DNA端粒长度可以预测癌症的风险并成为未来治疗的潜在靶标。皮特和新加坡科学家率先研究的研究表明,超过预期的端粒

2017-04-06

AACR:奇葩端粒!太短或者太长都会增加癌症风险

根据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的科学家在华盛顿AACR年会上展示的结果,保护染色体末端的DNA端粒“帽”的长度可以预测癌症风险,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标。根据这项由匹兹堡大学和新加坡的科学家合作进行的研究,比预期更长的端粒(由重复的DNA序列组成,会随着细胞分裂变短)与患癌风险增加有关。“很明显,端粒和癌症有着复杂的联系。”UPCI癌症预防讲席教授Jian-Min Yuan博士说道。

2017-04-05

Cell Stem Cell:新型干细胞药物筛选系统或可精准寻找他汀类药物替代制剂

近日,来自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类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或许能够明显降低对他汀类药物无反应的患者机体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水平,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能够降低肝脏样细胞中LDL前体的水平,而通常摄入强心苷的心力衰竭患者机体中LDL的水平较低。

2017-04-10

JCI:端粒可以缓解疾病与衰老

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小鼠试验中发现一种能够缓解人类疾病与衰老的新机制,这一机制或许能够解释人类疾病严重程度为何如此之高。这些都源于端粒-保护染色体随年龄增长不断缩短的末端结构-的重要作用。

2017-03-30

如何利用可替代疗法降低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

苯二氮平类药物(比如安定和赞安诺)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焦虑症的镇静剂处方药物,但有研究证据表明,如今人们对这些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而且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也越来越普遍,因此我们就需要寻找一种可替代的新型疗法。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