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N:暨南大学团队发现,MANF的表达增加是阿尔茨海默病突触丢失和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MANF表达增加与AD小鼠海马突触丢失有关,导致焦虑和认知功能缺陷。降低MANF表达可能是AD的潜在治疗方法。

2024-11-16

ACS Nano: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昼夜节律依赖性治疗

该研究揭示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昼夜节律依赖性治疗。

2024-10-28

最新研究:肠道菌群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发大脑中处理压力的关键区域出现昼夜节律失调

压力和失眠常常让人感到无助和沮丧,但上述研究为那些深受其扰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研究表明,通过补充益生菌(如乳酸杆菌),我们可以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途径来改善睡眠质量和增强抗压能力。

2024-11-17

生物钟紊乱会导致脂肪代谢异常,与调控昼夜节律的IL-17相关

晚睡晚起,即使睡够8小时,也是有害健康的!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饮食和作息的规律性,避免生物钟紊乱哦!

2024-11-20

Sci Immuno :匡正团队发现环境因子通过HDAC3-TGFβ途径调控肠道簇细胞昼夜节律性分化调节肠道免疫

本研究通过探究HDAC3对肠道簇细胞的昼夜节律性分化增生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表观遗传因子协同肠道菌群调控簇细胞的昼夜节律生成,以实时监测肠道环境变化以及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2024-10-09

Transl Psychiatry揭示:OSA患者的昼夜节律基因表达失调与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本研究揭示了OSA患者昼夜节律基因失调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特别是PER1基因表达可能是抑郁症预测的重要指标。

2024-10-16

Curr Biol:睡眠不足或会降低机体大脑突触的多样性

研究者发现,相比正常睡眠的小鼠而言,睡眠不足的小鼠的突触总数量与其相同,但突触的多样性要少得多,而且这种差异在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大脑区域中尤为明显。

2024-08-21

研究发现精准诊断帕金森病等α-突触核蛋白病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

研究不仅为α-突触核蛋白病早期诊断、前驱期预警和进展检测提供了精准、快速、经济的诊断标志物,而且为研究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8-22

Cell Metab | 张力课题组发现突触蛋白乳酰化在运动改善焦虑障碍中的机制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条关键性“代谢-脑”通路,其中运动刺激组织产生的乳酸分子可通过影响SNAP91等突触蛋白的乳酰化修饰,改善mPFC突触结构和神经元活动性,缓解小鼠焦虑样行为。

2024-08-23

J Extracell Vesicles:氧化应激过程中8-氧鸟嘌呤DNA糖基酶-突触结合蛋白7通路增加细胞外囊泡释放并促进肿瘤转移

本研究探索了氧化应激诱导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发现ros介导的DNA氧化损伤是启动OGG1和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ev释放和肿瘤转移的关键信使,这对理解癌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