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泛素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调节线粒体DNA突变的遗传
研究发现USP30酶过度激活会抑制泛素标记缺陷线粒体,导致突变线粒体DNA逃逸"质量控制系统"并遗传给后代;使用化合物CMPD39抑制USP30可在受精后创造"清除窗口",有效清除突变线粒体DNA。
 2025-10-24
                                            Science:蛋白质组分析可以预测酵母突变的生物学效应
 2025-10-30
                                            西湖大学最新Nature Aging论文:线粒体tRNA突变会在肾脏中积累,导致严重肾病
这项研究强调了对线粒体疾病患者肾功能进行监测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年患者,并建立了可靠的临床前模型以促进治疗策略的开发。
 2025-07-02
                                            Cell:同样的致病突变,为何表型天差地别?研究揭示:遗传背景才是真正的“幕后导演”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16p12.1微缺失的理解。它为整个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并对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5-10-11
                                            上海交大研究团队面向真实语境,定量解析“非编码突变→基因表达”,助力复杂疾病研究
这项工作试图回答临床与科研界长期的两大难题:一个非编码突变,会让目标基因“上调还是下调”?影响到底有多强? 更关键的是,答案会随组织、细胞类型甚至疾病状态而改变。
 2025-10-08
                                            《自然》:蔡立慧团队揭秘罕见AD致病突变背后机制,CDP-胆碱或成疾病通解
ABCA7 LoF变异会扰乱神经元中的磷脂酰胆碱代谢平衡,导致多不饱和磷脂酰胆碱水平降低、线粒体功能异常、细胞氧化应激增加,最终引发β-淀粉样蛋白分泌增多和神经元过度兴奋等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特征。
 2025-09-14
                                            APOL1基因突变如何引爆肾病危机
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借助“迷你肾脏”类器官与干细胞技术揭开了APOL1相关肾病的神秘面纱,原来,问题出在细胞里的“能量工厂”—线粒体上。
 2025-10-08
                                            DNA“粘贴”编辑术开启新纪元,T>A精准突变成可能
这项研究巧妙地将细菌免疫防御机制转化为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其核心贡献在于展示了“附加编辑”这一全新概念,并揭示了其在不同生命域中的独特应用潜力。
 2025-09-09
                                            Science:肾脏应激源引起的线粒体DNA突变可能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器官衰退
结果表明突变可以预示随时间累积的损伤,并可以预测那些肾功能仍相对良好者的功能衰退。此外,突变负荷独立地预测了未来发生AKI事件的可能性。
 2025-10-25
                                            Cell:新研究揭示单个突变如何加剧西部马脑炎病毒疫情暴发
Abraham团队运用先进的成像技术,揭示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分离的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毒株的表面刺突蛋白如何与人类及鸟类共有的PCDH10细胞受体相互作用。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