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离子、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各自的产品特性及应用

摘要:高效色谱柱可以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色谱方式进行分析和分离生物分子的。在任何一种离子交换模式下,产品既有甲基丙烯酸基体,又有硅胶基体的色谱柱。蛋白质、多肽、DNA和寡核苷酸衍生出来的RNA以及其它的核酸片断是TSK-GE阴离子交换分析和分离的典型样品。 颗粒范围从快速质量控制和工艺检测的2μm到工艺规模分离的20μm大型颗粒。

2013-05-31

离子色谱分离方式和检测方式的选择浅谈

摘要:分析者对待测离子应有一些一般信息,首先应了解待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以及样品的基体情况,如无机还是有机离子,离子的电荷数,是酸还是碱,亲水还是疏水,是否为表面活性化合物等。待测离子的疏水性和水合能是决定选用何种分离方式的主要因素。 水合能高和疏水性弱的离子,如Cl-或K,最好用HPIC分离。

2013-05-31

“基因剪刀”剪断艾滋病病毒入侵通道

撰文/宾夕法尼亚大学 Carl June Bruce Levine 翻译/马珩 德国血液学家Gero Hütter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成功救治了一名艾滋病患者。然而,这种治疗方法既危险又昂贵,而且难以推广。究竟有没有一条更安全、更简便的途径,让全球数以千万的艾滋病患者摆脱病魔?人类与艾滋病持续数年的惨烈战斗,在基因科学的帮助下,依稀可见胜利的曙光。

2015-03-26

Nat Immunol:免疫系统利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来选择强大的T细胞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篇刊登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的论文,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当身体制造T细胞时,它依赖神经和心肌中更为常见的一种分子通道以便确保强大的T细胞具备攻击性的同时也遭受限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新制造的T细胞暂时地产生一种蛋白,而该蛋白打开位于这些T细胞表面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2012-11-18

Cell:鉴定出蛋白MICU1控制钙离子进入线粒体机制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天普大学转化医学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蛋白控制着钙离子进入细胞的能量源,即线粒体。当钙离子不受控制时,钙离子水平失去控制,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退化性疾病。这些发现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线粒体的内在工作机制,并且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靶向出错的某些细胞过程以便导致人们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12-11-18

Cell Reports:新计算模型揭示Sec蛋白通道功能

2012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细胞中,Sec转位通道(Sec translocon)允许特异性的蛋白通过细胞膜。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模拟出Sec转位通道的生物学功能。这项成就需要将纳秒范围的时间尺度提高至分钟范围的时间尺度,比早期的模拟研究提高了六个多数量级。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详细地理解这种转位通道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2012-10-22

PNAS:阴离子选择性的工作机制

2012年10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茂君博士研究组在PNAS在线发表了名为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 anion-selective mechanosensitive channel of small conductance 的科研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具有阴离子选择性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对其功能特性和离子选择机制进行了研究。

2012-11-18

Science:利用DNA纳米结构开发出人工膜通道

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揭示了,可以通过一种DNA纳米技术来构建出人工膜通道,这种技术以DNA分子为程序可控的“建筑材料”来构建一系列自我装配、设计开发的纳米级别的特殊结构。

2012-11-22

FDA授予Sarepta马尔堡病毒及埃博拉病毒实验性药物快速通道地位

2012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生物技术公司Sarepta Therapeutics今天宣布,FDA已授予其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e)实验性药物AVI-7288及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实验性药物AVI-7537快速通道地位(fast track status)。 消息发布后,周二纳斯达克股市,Sarepta公司股价上涨7%至15.95美元。

2012-09-19

Biomaterials:药物所甘勇组双阳离子型核壳脂质体纳米粒(DLCS-NP)研究取得进展

眼部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是局部给以药物溶液(例如滴眼液),这些传统剂型占据市售制剂的90%左右。然而,眼部的生理屏障以及候选药物的低溶解性为眼部给药系统的发展带来许多难题。 最近,各种旨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眼部给药方式大量出现。上海药物所甘勇课题组专题综述了这些眼部给药方式,包括水凝胶、聚合物胶束、纳米混悬液和脂质纳米载体等。

2012-11-29